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以全域全面“融湾”为纲 “融深”为牵引 奋力推动全面提效破局 努力构筑新局

龙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longchuan.gov.cn2020-01-16来源: 河源日报 阅读人次:-
【字体:

p1_s.jpg

■河惠莞高速公路龙紫段梅花枢纽互通。该互通主要功能是为河惠莞与梅河高速公路之间提供交通转换,提高路网效率。

p2_s.jpg

■落户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的龙川科技产业创新基地。龙川县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实现与“双区”协同创新,加快打造“双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2019年发展成绩单

  2019年,龙川县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高水平保护中不断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全县经济“稳”的态势在保持,“快”的势头正在形成。

  一、工业经济持续壮大

  2019年,全县新引进项目18个,协议投资额72.95亿元。园区累计完成固定投资42亿元,同比增长10%;新开工项目7个,在建项目20个。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3亿元、工业增加值22亿元,创税收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3%、6%。

  二、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完成中小河流治理36.75公里。全县58个省、市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66.5亿元。完成“畅返不畅”公路改造1405公里、通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187公里。完成电网配网投资1.15亿元,新增和改造10千伏线路28公里,全县“村村通电”普及率达100%。

  三、城乡建设加快推进

  依法拆除县城规划区内违法建筑16宗约3万平方米。24个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成9个,15个正在全速推进。投入资金4.72亿元,完成县城道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41.68公里。

  四、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突破,乡村振兴深入推进

  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口年均可支配收入达15054元。70个相对贫困村均达到出列标准,出列率达100%。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9822户26587人均达到省定脱贫标准。

  五、救灾重建工作取得重大胜利

  累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2346人,发放安置群众生活补贴1149.756万元。全县186户“全倒户”有了新房,820户“严损户”的房屋全部完成修缮,贝岭镇米贝村安置小区完成主体建设。总投资5.46亿元的26个省补助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水毁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得到修复,39487户恢复供电,10176户恢复供水;115座通信基站修复;9343.94亩农作物复耕,8880.3亩水产养殖复产。

  六、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全年民生支出62.6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5%,同比增加10.09亿元、增长19.2%。新增城镇就业543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21人,失业率控制在2.28%以内。新建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1所公办幼儿园,完成一批学校的改扩建任务,新增学位6750个。县级医院升级改造工作扎实推进,85间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完成。十件民生实事稳步推进,56个分项中已完成39项,其余17项进展较快。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共龙川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对今年的经济工作作出部署,明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擘画了今年的经济发展蓝图。

  2020年,龙川县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全域全面“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深入落实省委“1+1+9”和市委“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工作部署,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奋力推动“12345”发展新思路全面提效破局、构筑发展新局,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020年重点工作

  全力抓脱贫攻坚

  坚持政策和资金重点倾斜,集中资源力量攻下贫困最后堡垒,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上半年相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坚决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做好“生态+扶贫”文章,健全完善“以工哺农”产业扶贫新模式,建立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全力抓乡村振兴

  以抓好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整改为切入口,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加快推进“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实现全县80%以上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全面做好“四沿三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及上坪、细坳两个省边界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加快建成“两个基地一个田园综合体”格局。推动全县4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打造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

  全力抓交通建设

  推进“一机场一航道五高速六铁路”规划建设,实现与“双区”核心城市更紧密的交通对接。加快赣深客专、梅龙铁路、龙川西站建设,力促龙寻高速公路上半年动工,扎实推进龙汕铁路、连梅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和通用机场选址报批。力争完成一批国省道路面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G205龙川县城段改线、G236丰稔至县城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畅返不畅”公路建设1065.5公里。

  全力抓平台建设

  全力推进高铁新城、幸福新城、泰嵋新城建设,支持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和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加快发展,落实“三区三城”发展思路。

  幸福新城建设方面,贯通新城主要干道,加快推进规划范围5平方公里基本市政设施建设;加快实现铁路综合物流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落地建设。高铁新城建设方面,加快以龙川西站为主的交通枢纽核心建设,完成G205至龙川西高铁站连接线施工,加快推进龙川西站站前广场、公共交通、市政设施等工程建设,实现站区基本功能,推动高铁新城规划建设与县城发展、佗城开发相契合。加快泰嵋新城建设,致力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深度“融湾”“融深”示范区。

  全力抓产业发展

  促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把工业经济扩量提质作为抓产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重点推动丹尼玩具、景旺二期、中建二局二期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建设、投产。计划年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技术改造企业16家以上,力争引进2个以上超10亿元的龙头项目和10个以上超2亿元的优质项目。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推动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宝龙创新创业基地项目落地,加快推进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中建二局金属及土建两个国家级实验室、核级焊工培训中心、迈诺工业4200吨预张拉国家级工程中心、绿色建筑创新院等一批创新平台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推动铁路综合物流园、商业综合体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力争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工作实现突破,推动商贸物流业转型升级。推动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园、环霍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央苏区留守红军文化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一批产业突出、环境优美、能满足游客休闲体验的乡村旅游项目,打造“双区”红色旅游目的地、区域性历史文化旅游中心、休闲度假后花园。

  推动现代农业扩量增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抓手,加快推进水稻、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等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发展电商农业、定制农业、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等新型业态,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高水平对接“双区”大市场,建设“双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油瓶子、茶罐子、水缸子”。

  全力抓生态保护

  坚持把绿色作为“融湾”“融深”的底色、本色,建立全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碧水保优战,坚决做实河(湖)长制,大力推进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力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打好净土防御战,有序实施垃圾分类,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废弃矿山治理;打好农村污染治理战,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长效管护体系,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全力抓深化改革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建筑工程审批和不动产登记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引入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全面优化改造镇村政务服务站、服务点,加快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深入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和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比例,不断扩大“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应用服务范围。

  全力抓营商环境

  对标对表“融湾”“融深”,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做到精准服务、精细服务、高效服务,实现与“双区”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软联通”,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再发力。坚持依法行政,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深入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着力提高政府系统执行力,切实提升政府效能。深入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加强政府系统纪律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全力抓民生保障

  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就业引导,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扩大保障覆盖面,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将低保对象覆盖范围从收入型贫困扩大到因病、残、学等刚性支出导致的支出型贫困。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增强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全面加强农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有序推进一批民办学校建设。加快设立县教师发展中心,积极推动龙川县学校与大湾区学校建立特色联盟。

  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成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升级改造;加快县人民医院新院、县第三人民医院、县精神卫生防治院项目建设;建成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全面推进85间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

  持续改善县城环境。尽快完成县城一江两岸、体育文化公园及迎宾大道景观升级改造工程(一期)和县城松林公园景观升级改造工程等一批市政提升工程建设任务。建设城市智能共享停车平台。持续整治县城“六乱”、扬尘、“泥头车”撒漏、马路市场等问题。

  完善应急救灾体系,加快推进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及应急装备和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力争应急管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持续推进削坡建房隐患整治,确保2470户削坡建房户完成整治任务。高质量完成灾后复产重建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建设安全美丽家园。

  文/本报记者陈小玲特约记者曾祥太通讯员袁新卫

  图/本报记者冯晓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