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赤光镇下輋村拆旧复垦81亩 拆掉“包袱”垦出增收致富希望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彭志通 袁定央 最近,龙川县赤光镇下輋村村民小组约81亩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指标,在广东省复垦指标网上交易平台成功交易,最高成交单价达到73万元/亩。交易的成功,给村集体和农户都带来了短长结合的收益,为这个贫困村的乡村振兴、农户奔小康注入了强大动力。市扶贫工作局认为,赤光镇下輋村的这一做法,从拆旧复垦中找到的增收致富路径,让乡村充满希望,可以说,拆旧拆掉了“安全包袱”,复垦垦出了“财富”与希望。
去年,龙川县遭遇“6·10”“6·12”严重洪涝灾害,下輋村一些闲置破旧泥砖房成了安全隐患。如何把人居环境整治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结合起来?镇领导、驻村党建指导员和村党支部书记经过调研,在2019年下半年,提出了依法依规开展拆旧复垦这个一举多得的好路子,并向群众宣传解读拆旧复垦政策,切实保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房屋所有权,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通过走村入户、深入田头地间向村民不断宣讲、解释,充分尊重了村民的意愿,取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据介绍,指标成交后,不但农户和村集体能得益,当地市、县、镇级财政等都有各自相应的收益。除了农户的收益,其他收益将统筹用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市中级人民法院驻下輋村党建指导员、乡村振兴工作组组长邹颖霄介绍,复垦指标交易将给村集体和农户都带来短长结合的收益。“短”期来说,这次复垦指标交易为村集体和农户带来真金白银的直接收益达2919.28万元。其中,村委会收益按2万元/亩计得162.18万元;参与拆旧复垦的农户,则每亩地可获得30万元的收入,而复垦后的土地使用权、经营权还是属农户自己所有。这次新塘、茶仔崀两个村民小组有5户贫困户成功交易,最少的将能拿到5万元,多的可获得90多万元的收益。
据了解,通过相关程序,下輋村已经对破旧、无人居住的泥砖房等进行了拆除,经过平整、复土回填、土地施肥后,进行了翻耕。记者了解到,下輋村有着多年种植油茶的传统,复垦后的81亩土地种上了优质的油茶树。目前,村里正在大力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据了解,第一批交易指标完成后,目前村里正在准备第二批100多亩拆旧复垦土地的申报、规划等工作。
记者还从《龙川县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工作实施方案》了解到,龙川县提出要通过拆旧复垦全县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闲置建设用地,形成的复垦指标以公开交易方式在省内流转用于城镇建设,从2019年起,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820亩的闲置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工作,助力整治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充分发挥闲置建设用地的价值,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