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 | 龙川这些抗战史不能忘!

龙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longchuan.gov.cn2020-09-04来源: 龙川发布 阅读人次:-
【字体:

  9月3日,是一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

  75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14年间,同样有无数龙川儿女投身抗战,舍身为国,以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民族尊严,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文字和照片,回顾龙川人民的抗战历史。

  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png

老隆虾公岭头贞节牌坊(1938年11月,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饶彰风抵老隆并在该牌坊下主持召开会议,成立龙川县临时工作委员会

  “卢沟桥事变”后,魏南金在龙川县龙母镇永和圩创办育英小学,以魏洪涛、魏克平和天主堂兴四小学教师郑重文等为骨干,举办全日制青年学习班,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1938年春,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派麦文到龙川重建党组织。至年冬,中共龙川县支部、龙川中心支部、龙川县委先后成立。在龙川党组织积极推动下,党组织不断发展,党员人数已迅速增加,并致力发展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龙川青年抗日先锋队和出版《龙川日报》,宣传抗日救国主张。

  1941年2月,后东特委在老隆成立。在后东特委的领导下,龙川县委于6月、8月、11月分别在龙母永和育英小学、通衢田心屯陈杰家和涧洞刘国良家举办青运干部学习训练班, 以提高青年干部马列主义和抗日统一战线理论。同时,后东特委在老隆、佗城等地以办“星光染织厂”、西山樟脑油厂、开商号、旅店、缝纫店、西药店、青年书店、华丰商店为联络点,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也是党的秘密交通联络点,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42至1945年,许多中共地下党员、各级党组织领导人,利用教员的公开合法身份作掩护,在老隆、文昌(莲塘)、茅畲、瑶涧、油塘、通德、北山围、育英、大塘、叶布、周亨、合路口、新径、丰稔、黄石、宝树、贝岭等小学从事抗日救亡和革命活动。

  日机轰炸大江桥旧址

2.png

大江桥

  日机轰炸大江桥旧址,位于龙川县佗城镇梅村。跨越东江上游龙川段河面,桥下可以通航,为广州至粤东公路干线咽喉。1936年春动工兴建,1937年冬竣工通车。由广东省建设厅技工梁启寿设计,广东启记公司承建,胡汉民题曰“大江桥”。桥梁设计颇有特色,属下承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式桥(亦称穿式)。抗战爆发后,日本飞机常来骚扰龙川大地,1938年10月,遭日本飞机炸坏5跨,致大桥被炸断成三段,1951年由广东省修筑委员会按原桥式样修复,因桥况不佳,自2017年2月26日起对大江桥实行封闭交通管制。

  创办《龙川日报》

3.png

1939年元旦出版的《龙川日报》创刊号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东江中下游遭日军蹂躏,哀鸿遍野。在中共龙川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处于东江上游的龙川县,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迭起。为更好地动员民众抗日救亡保家卫国,宣传团结抗战,县统战部部长张克明建议创办《龙川日报》。11月下旬县临工委通过龙川民众抗敌后援会,在莲塘小学召开龙川青年保卫家乡座谈会,决定以民众抗敌后援会名义主办《龙川日报》。县长对办报表示支持,并同意县政府每月拨款20元给报社,作为办报经费。1939年元旦,《龙川日报》创刊,县长邓鸿芹为报头题签。报头边印有“中华邮政特准挂号认为新闻纸类”字样。该报发刊词中明确指出:报导抗战消息,传播战时文化;动员全体民众一致抗日,保家卫国。

  《龙川日报》为4开4版,报费每月4角(后为3角),零售每份3仙。社址初设老隆小学,后迁老隆平民医院,由老隆循州印务书局承印(铅印)。社长张克明,总编辑黄杏文。该报名义上是国民党龙川民众抗敌后援会主办,实际领导权却掌握在龙川县委手中。报社主要工作人员曾瑞祥、张修都是共产党员,县委书记黄慈宽、青运部长魏南金亦常为报社写稿。东江特委和龙川县委领导人尹林平、饶彰风、李健行、张克明、魏南金等还特为该报写社论、专论、特稿等。他们把中共的抗日主张、方针、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等融渗在社论中,给读者一股团结抗战、奋发上进的力量。因国民党抗日态度日趋消极,对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限制日益加强,《龙川日报》被迫于1939年5月28日停刊,共出版60期。虽只刊行5个月,但在龙川县委直接掌握下,充分发挥了报纸的威力。它为龙川民众抗日救国工作起了思想指导作用,增强了民众对“抗战必胜”的信念,震慑了国民党顽固派;它是唤起民众团结抗战、宣传中共抗日路线和政策的舆论阵地,也是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与汉奸卖国的有力武器。

  “实践社”旧址

4.png

实践社旧址(局部)

5.png

实践社旧址(局部)

  “实践社”位于龙川县登云镇街圩。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随着我县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1939年2月,龙川县委在全县各地大力发展党的基层组织。郑风肩负起领导登云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使命,他成功地利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经国民党龙川当局批准,发起组织进步青年团体,成立了“实践社”(以毛泽东著作《实践论》为指导思想取名)。其宗旨是:抗日救国,追求进步;实践真理,传播真理。选举郑风为社长,社员有郑伯驹、郑平、郑梅、郑忠、郑板、郑波、郑浩、郑绍、郑芬、叶月英、丘炳初、黄中杰、曾庆祥、陈新兰、黄文珍、郑梅珍、黄洁文、郑莲英、黄素等50余人。他们深入街圩、农村,通过贴墙报、办夜校读书班、教唱抗日歌曲、演白话剧、组织醒狮团巡回演出、书写抗日标语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民众对党的抗日救亡正确方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强了广大民众对抗日必胜的信念。

  出于对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军队在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敌视和恐惧,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实践社”的抗日救亡活动也引起国民党龙川当局顽固派的注视,为了适应抗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将“实践社”更名为“海燕歌剧团”,后又更名为“六三球队”(以郑氏先祖“六三公”命名),继续革命活动。面对国民党反共逆流的新情况,对抗日宣传活动亦作相应的改变,把剧团 “实践社”、“海燕歌剧团”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进一步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使之深入人心,大大地提高了当地民众的抗日救亡的意识,增强了抗日必胜的信心。“实践社”、“海燕歌剧团”成员,经过抗日宣传活动的锻炼,绝大多数都参加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武装斗争,并成长为各级游击武装队伍的指挥员。

  后东特委、省委交通站旧址

6.png

后东特委、省委交通站旧址

  后东特委、省委交通站旧址位于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黄氏大宗祠。

  1941年2月,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史称“后东特委”)在老隆水贝村一合面屋成立,书记梁威林,下辖中共紫金、五华、河源、龙川、和平、新丰县委及连平县工委党组织,党员1100多人。后来,党组织还发展到兴宁、惠阳等边境地区,辖区人口170万。是年冬,中共地下党员黄用舒(国民党老隆区区长,水贝村人),为解决党组织活动经费和人员给养,以振兴家乡工业名义,带头捐资筹款,在村上的“黄氏大宗祠”内办起了星光染织厂。并以染织厂的公开合法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该厂既是后东特委机关又是中共粤北省委驻老隆交通总站的掩蔽点(站长蓝训才兼染织厂经理)。

  黄氏大宗祠,建于清代,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硬山顶建筑,内辟6房2厅,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经该村民集资及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下,对宗祠进行了维修,并在宗祠大门侧立了一座“革命斗争历史纪念碑”(由原后东特委特派员钟俊贤撰写碑文)。1986年9月3日,经龙川县政府认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定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

7.png

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

8.png

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内部)

  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福建会馆),位于龙川县老隆镇华新居委会华新路39号。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为清代在龙川县的闽籍商人投资兴建的同乡会会址。会馆建筑设计精巧,雕刻精美,古色古香。三进院落式布局,灰沙夯墙,硬山顶,灰瓦屋面,灰沙地面。面宽15米,深38米,建筑面积570平方米。大门前檐二石柱,青麻石质门框、门槛、门礅,木门页;中厅抬梁式结构屋架,十五架;上厅前部有轩廊和石柱。

  1941年末,香港沦陷。一批暂居香港的文化界名人、抗日爱国民主人士身陷囹圄,周恩来指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负责人廖承志、连贯组织营救,在广东地方党组织的紧密配合下,滞留香港的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及其家属800余人,经东江抗日游击队和东江特委的精心安排,从水陆两路,由东、中、西三线,越过重重封锁,闯过层层关卡,在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后,安全地撤离了香港,转移到大后方。这场被茅盾称为“抗日以来最伟大的抢救”的大营救,老隆作为营救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2年1月初,连贯奉命沿东江逆水而上前往老隆开展营救工作,并沿路考察转移路线。抵隆后随即与后东特委书记梁威林以及龙川地方党组织负责人一起研究部署老隆营救事宜,如文化名人在隆食宿问题、江面防查和安全上岸问题以及设计老隆转移路线等等。在后东特委和中共党员、老隆区长黄用舒的引荐下,连贯以老乡的身份长住“侨兴行”,并说服在龙川同具高声望和地位的“义孚行”商行协助,以致两商行成为老隆大营救的办事处与联络点。同时,指示后东特委和龙川地方组织筹集资金,购买“难民证”和贿赂关卡顽军。另外,利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争取国民党左派民主人士如李章达、许崇清等人的支持,以及利用时任老隆区长兼电话所长的中共地下党员黄用舒特殊身份,与驻龙顽军和地方军警拉拢关系,疏通关卡,为抵隆的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能安全出入旅馆以及转移韶关做好准备工作。

  1942年春,廖承志、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等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先后分批抵隆,在后东特委和连贯的具体指导和龙川地方党组织竭力协作下,顺利入住老隆事先预备好的旅馆里,多数人稍作停留后,便陆续以“香港难民”身份乘坐“侨兴行”的汽车顺利转移到韶关,再往衡阳、桂林(西线)最后到达大后方。从1942年春节后到9月底,历时半年多,后东特委和龙川党组织利用“侨兴行”的汽车,顺利通过了国民党中统特务从老隆至韶关沿途设立的 4 个检查站,毫发无损地把“香港文化精英”全部送达目的地,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据不完全统计,从老隆转移到韶关的文化界名人、爱国民主人士以及他们的家眷共有300多人,其中包括:何香凝、茅盾、邹韬奋、夏衍、柳亚子、张友渔、胡绳、张铁生、千家驹、廖沫沙、胡风、蔡楚生、丁 聪 、李伯球、海军少将陈策以及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夫人上官贤德等著名文化人和知名爱国民主人士。

  福建会馆1986年被龙川县政府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定为第三批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