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龙川县麻布岗镇强化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发展,进一步夯实新征程根基强产业夯基础促发展谱就中心镇振兴新篇

龙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longchuan.gov.cn2021-04-21来源: 河源日报 阅读人次:-
【字体:

p1_s.jpg

繁华热闹的麻布岗圩镇

p2_s.jpg

大力发展生态优质茶叶,促群众增收致富。图为麻布岗老古塘绿溪富硒高山云雾茶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采摘春茶。

p3_s.jpg

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变得更加美丽。图为麻布岗镇大塘面村。

p4_s.jpg

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促群众增收致富。图为麻布岗镇瑚径村富硒大米种植基地。

  4月的麻布岗镇,田野山川葱绿,红椎和油桐花开正盛。从河惠莞高速公路麻布岗出口前往圩镇,现代建筑民居、建设中的县第二人民医院、传出朗朗读书声的校园,以及熙熙攘攘赴圩的群众,彰显着这个龙川县的北部中心重镇振兴发展下的繁华。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时代。作为北部中心重镇,麻布岗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中,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生福祉建设等工作中交上了出色答卷。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麻布岗镇将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城乡提质、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工作,全力推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为建设新麻布岗夯实基础。

  抓产业建设推动农业强农民富

  4月16日,麻布岗镇普降中雨。瑚径村村民黄金文一大早就下到农田里开始农耕。之前因为天气干旱,他家还有2亩多水田没有插上秧。“一亩田两季能收1000余公斤稻谷,能卖出1万多元。”黄金文说道,他要趁着下雨,把余下的田都插上秧。

  能卖出比市面上普通水稻高几倍价钱的水稻,是一种名叫富硒大米的品种。黄金文家种植的就是这种水稻。黄红悦是瑚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今年3月,他为包括黄金文在内的有需要的村民送去了富硒大米的稻种,800多亩农田种上了这种优质水稻,占全村水稻种植面积的九成以上。

  “村民尝到了种植优质水稻的甜头,种植积极性提高了,丢荒面积减少了。” 黄红悦是瑚径村发展富硒水稻种植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见证者。在开展精准扶贫期间,针对该地区土壤没有重金属污染,辖区内光、温、水等条件比较好,在帮扶单位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的帮扶下,采取“帮扶单位+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瑚径富硒水稻种植基地,助力脱贫攻坚、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建立“认养”预售模式,实施“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渠道,积极推广瑚径富硒大米。

  富硒大米产销两旺,帮扶成效显著。2019—2020年,瑚径村合作社累计销售富硒大米收入达140余万元,直接帮助25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07人共分红28.35万元,助力村集体直接增收10.57万元。

  黄金文是精准扶贫时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帮扶,2020年成功摘掉了“贫困帽”。今年,勤快的他不仅把自家的2亩多水田种上了富硒水稻,而且还把村里无人耕作的3亩地也种上了这种“能卖高价钱”的水稻。“党的政策好,不仅免费提供稻种、肥料,还包销售,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多挣些钱以后为儿子娶媳妇。” 58岁的黄金文说这话时,一张晒成黑铜色的脸上全是笑容。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富硒大米致富的“瑚径模式”,在麻布岗镇不是个案。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逐步走出一条科学有效、农民受益的产业发展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当前,一幅欣欣向荣的特色产业发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油茶产业蓬勃发展。精准扶贫期间,麻布岗镇依托大古村千亩油茶示范基地优势,统筹联中、红阳、向前、壮士及龙池5个行政村304.755万元产业资金,注资入股油茶企业,一方面是提高油茶产业辐射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另一方面是以注资额的年回报率12%返还发展红利给入股群众。

  磨芋产业逐渐壮大。精准扶贫期间,在麻布岗镇党委政府、上溪村“两委”及帮扶单位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的共同推动下,统筹产业资金80万元与原祥发磨芋合作社合作成立龙川县新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磨芋种植基地约300亩,困难群众以股金入股的形式,享受每年固定分红。带动群众推荐种植,并由公司对农户种植的磨芋全部保底收购。

  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精准扶贫期间,该镇上溪村老古塘地区连片开发了2500多亩茶叶种植基地,以上溪村现有的茶叶种植基地为依托,统筹扶贫产业资金143.49万元注资入股龙川县老古塘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方面扩大麻布岗镇高山云雾茶生产线,提高品牌影响力度;另一方面以每年注资额的12%回报率与困难群众共享发展的红利。

  米产业、茶产业、油产业等特色产业的兴旺,让群众的收入实现逐年稳定增长。到2020年底,麻布岗镇5个省定相对贫困村“十项”指标全部达标并按程序退出,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4元,贫困户均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麻布岗镇党委书记邱乐冰说,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根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是“一锤子买卖”,必须要发展产业,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才能激发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从而实现农业强、农民富。

  有了思路,就能找到出路。今年,麻布岗镇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持续做大做强油茶、茶叶、富硒大米、魔芋等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把特色产业打造成全镇经济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抓环境治理和乡风建设让乡村美起来

  4月的乡村,美得如同山水画。麻布岗镇亦是如此。

  4月16日,烟雨蒙蒙。走在前往大塘面村干净的村道上,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远处的山坡呈现黛青色,山花的馨香和泥土的芳香随风不时传来。走进村庄,白色的木栅栏把一个个菜园、果园、花园围了起来,楼房错落有致,阡陌纵横的村道蜿蜒没入葱绿的田野中。放学后,孩子们举着一把把小花伞回家,把乡村装扮得灵动跳跃、生机勃勃。

  大塘面村村民杨锦新就每天生活在这样如画的环境中。今年,他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农忙时车是载农具的工具车,农闲时车是他去镇上从事建筑工作的代步工具。“现在生活好了,居住环境也好,生产、生活都很方便。”杨锦新说道。

  从2007年起就在大塘小学任职的黄良成校长见证了大塘面村的“嬗变”。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了,10多年来先后修建或拓宽了数十公里村道,新建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文体广场、村卫生站,村民喝上了安全放心的饮用水。实施“三清三拆三整治”,楼房代替了破旧危旧的泥砖房,小公园、花园、菜园和果园成了村民房前屋后的标配,家禽圈养了,垃圾日清日运,告别了“脏乱差”,人居环境变得干净卫生。

  大塘面村的“嬗变”,是麻布岗镇抓生态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缩影。自2018年以来,该镇以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为抓手,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战略主体责任,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通过开展农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清拆破旧泥砖房,加强村道、庭院内部及房前屋后的美化绿化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得到了村“两委”、村民的大力支持。麻布岗镇的自然村理事会积极参与到建设中,共筹集整治资金30多万元,支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行政村按照村集体收入不低于15%的标准,筹集保洁费用,专项用于各自然村聘请保洁员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两委”、村民的支持,让长效保洁机制建立起来,全镇配备了100多名保洁员,建设了1000多个垃圾收集点,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方式,镇村生活垃圾清扫、收运、处理实现了全年度全覆盖正常运作。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党员干部身体力行践行初心。一直以来,在清拆泥砖房和“四小园”建设中,镇村党员干部回村集中开展村庄大扫除,在做好自家房前屋后清洁的同时,积极发动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参与;推行党员责任区,将各村主要路段进行责任区划分,由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主动认领,并在每个责任区公开责任党员姓名、联系方式、具体负责范围等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切实带动广大村民强化“自己的事自己办”的主人翁意识,共同投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麻布岗镇完成了全镇通15户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底化和亮化建设,完成了708个“四小园”示范点建设,每个行政村兴建了至少1个文化活动广场,完成了“村村通”自来水建设,户厕改造和雨污分流基本完成,镇级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

  人居环境美起来的同时,乡风更文明。近年来,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等村规民俗建立,篮球赛、广场舞等健康的文娱活动蓬勃兴起,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村民获得感和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抓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

  3月18日,麻布岗镇启动壮士村“红色村”建设,对曾是农会旧址、闽粤赣边川北游击队秘密交通联络点的王氏宗祠进行修缮和布展,将其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据了解,位于东江上游的壮士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92年被认定为革命老区。该村在土地革命时期即成立中共党组织并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解放战争时期粤赣湘边纵队的根据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当地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加入农会和游击武装,并与主力部队配合解放龙川全境。

  挖掘红色文化,建设“红色村”,是麻布岗镇抓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实践。该镇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充分用好辖区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学习,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瞻仰参观革命遗址旧址、博物馆、纪念场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焕发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坚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为民初心。麻布岗镇在学史知史中感悟初心宗旨,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内容,积极回应群众最关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中,践行初心使命、密切党群关系。

  科学有序推进圩镇城镇化建设。针对该镇是龙川县北部中心重镇、县域副中心,商贸活跃,圩镇常住人口3万余人,之前的规划建设和配套设施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的实情,镇党委政府抓紧推进并完善好《龙川县麻布岗镇总体规划(2017—2035年)》编制工作,进一步拉大镇级骨架,拓宽发展空间,根据功能定位做好圩镇规划。围绕宜居宜业的群众需求,今年将千方百计解决好圩镇供水紧张突出矛盾及后备水源问题,积极推动农贸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强化精细管理,开展“六乱”整治,坚决整治各类违法建设、违法用地,突出做好土地经营文章,确保圩镇秩序井然。推动圩镇过境国道236线东移,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河惠莞高速公路麻布岗互通出口至梅州兴宁罗浮连接线公路工程,不断补齐基础短板,改善镇域环境面貌。

  持续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麻布岗镇持续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突出龙头带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促群众增收致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积极推进道路、村庄亮化、农村绿色和“七改”民生工程,不断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开展产业建设、就业引导培训,着力增强脱贫群众的“造血”能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美丽麻布岗。

  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麻布岗镇持续抓好民生工程,落实社会保障,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扎实推进县第二人民医院升级改造,加快中心小学校本部新建教学楼建设,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让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上坪镇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谋发展、抓落实的实际举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奋力谱写麻布岗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麻布岗简介】

  麻布岗镇地处龙川县北部,东江上游,东与梅州兴宁市罗浮镇相邻,西与贝岭镇相连,南与福建岩镇接壤,北与上坪、细坳两镇交界,距龙川县城76公里,是龙川上半县周边乡镇的商贸、文化、卫生、交通、经济中心。全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辖16个村(居)委会,圩镇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25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总人口4.7万多人,境内设有龙川县第二人民医院。是省定中心镇和技术创新专业镇;2012年,麻布岗镇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镇。

  麻布岗镇是一方红色热土。在上世纪30年代初,该镇群众积极投身到革命斗争中,1930年7月成立 “兴五龙县上贝浮区龙池乡农会”,建立了“龙池乡赤卫队”,组织阁前乡苏维埃政府,领导农民开展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1943年间,该镇的青年学生王受传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麻布岗联小组织读书会,积极下乡演戏,宣传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冬,麻布岗壮士村的王伯阳、龙池的黄迎香组织了两支游击队,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部队解放麻布岗,建立了地方人民政府。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