廻龙镇2022年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开展情况总结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奋力推进幸福和谐美丽廻龙建设。现在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廻龙镇位于龙川县的中部偏东地区,是龙川境内韩江发源地之一,毗邻田心、赤光、新田和兴宁市的大坪、罗岗等镇,S339省道和廻龙(铁场)河穿境而过,镇域总面积83.81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户籍人口8977户、约35000人。全镇林地总面积10万多亩,耕地总面积约1.94万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茶、玉米、花生、鹰嘴桃等,其中特色产品为高山茶油。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稀土、陶瓷土、铁矿等。廻龙镇红色资源丰富,是全省八大革命老区之一,也是原中央苏区镇,大塘村的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及兵工厂旧址,是河源市反腐倡廉传统教育基地、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目前河源市唯一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省13个);园田村的中共龙川县委旧址和中共龙川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已成为全县党员干部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东北村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重要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今年以来,廻龙镇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奋力推进幸福和谐美丽廻龙建设。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生产,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着力在补齐短板、优化结构、增强动力上取得新突破,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在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镇今年以来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基本平稳,各项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都维持在相当水平或略有增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社会安定和谐。
二、2022年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一)“三农”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我镇把做好农村、农业、农民的工作作为保稳定谋发展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定不移地发展“一村一策或一村多策”。充分依靠各村资源禀赋,因村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目前全镇14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任务指标。二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紧密结合驻镇帮镇扶村、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实等中心工作,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前乡村振兴项目圩镇升级改造工程、圩镇农贸市场文化长廊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村级微型消防站等项目14个,已基本完成建设,项目总投资1016.79万元,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三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卫生保洁费收取工作,制定了《廻龙镇关于各村(居)收取农村生活垃圾卫生保洁费用的指导意见》,目前各村(居)已基本完成今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工作的指标任务,全镇共收取近46万元,完成率近110%。四是扎实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整治。我镇耕地面积共1.94万亩,撂荒核查图斑共192个,总面积7571亩。2021年复耕复种面积为2184亩。2022年,根据不具备复耕复种条件认定指引,已对部分不具备复耕复种条件的图斑面积1595亩进行了核减,核减后面积为5976亩,2022年应完成复耕复种面积3792亩,通过全镇上下不懈努力,截至目前我镇已全面完成复耕复种任务。五是持续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及一村一品项目建设。廻龙镇特色农业产业为高山油茶,全镇油茶种植面积约1.6万亩。廻龙镇的“一村一品”油茶项目实施主体为发鸿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科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创立了“康日子山茶油”与“崎山嶂高山茶油”两个茶油品牌。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分散式种植销售方式,通过实施科学种植,扩大了种植规模,优化了营销模式,成功打造了“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切实带动当地及周边农户通过种植油茶增收致富,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
一是着力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要求,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扎实推进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持续做好高风险地区及境外返乡人员排查登记、信息上报、落实措施等工作。制定疫苗接种推进方案,分阶段、分人群有序开展大规模人群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做到应接尽接。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大规模核酸检测预案,认真开展疫情防控演练,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疫情防控二十条优化措施。二是做好网格化智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巩固“百日攻坚”行动成果,促进社会安全稳定。目前,我镇已成立网格巡查分队和应急救援分队,督查管理分队,形成一套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基层网格化综合巡查机制。三是社会保持和谐安定。坚决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加快推进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开展信访矛盾化解,严格落实信访包案责任制,依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全民禁毒工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社会形势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三)民生事业发展持续进步
一是社会保障持续进步。生态公益林、地力保护补贴、最低生活保障等各项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二是科教文卫事业繁荣发展。教育事业持续发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医疗卫生水平持续提升。
(四)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推进
今年以来,我镇加快推进大塘村组织振兴红色美丽乡村建设,目前除苏区公路二期项目外,已全面完成红色村各个项目建设,大塘红色村的旅游产业规划也已基本完成。此外,在上级领导和县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廻龙镇充分挖掘、整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中组部定的红色村建设,邀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对廻龙的红色文化产业进行规划,并积极向上申请专项债资金进行打造,目前已通过市相关部门审核并上报到省里,初步探索形成廻龙的发展形象定位为:粤北忠魂、红色故里、碧色风情、幸福小镇,并围绕这个定位进行打造,全面推进廻龙的乡村振兴发展。
三、存在不足以及困难
一是镇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小;二是镇级缺乏本级收入,镇级财政压力大;三是镇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四是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有待提升;五是自身建设仍需加强。
四、2023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是继续推进红色项目建设,逐步提升廻龙镇红色资源的品牌竞争力。紧紧把握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做好2023年红色旅游产业项目的专项债谋划和申报落实工作,扎实推进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改造升级及苏区旅游大道二期和中共龙川县委旧址、东北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升级改造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带,逐步提升廻龙镇红色资源的品牌竞争力。同时,按照县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部署要求,立足廻龙镇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全域红色旅游。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教育游、乡村民宿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等。
二是紧紧依托“一村一品”油茶项目,全力推动“一镇一园”建设。廻龙地貌独特,以廻龙圩镇所在地为界线,上半镇罗西、罗丰等村多为高山地貌,下半镇万光、群光等村地势较为平坦。在上半镇,廻龙将积极推进“高山茶油”品牌的发展与壮大,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加快发展廻龙高山油茶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全力推动“一镇一园”建设,打造廻龙特色油茶产业品牌,推动廻龙油茶产业做大做强,切实有效提高村集体及农户的收入。在下半镇,廻龙将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积极抓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加快发展丝苗米等优质农产品种植,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三是毫不放松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维稳等各项工作,确保廻龙社会大局平安稳定。持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疫情防控二十条优化措施,落实联防联控机制,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持续开展各类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继续认真贯彻实施交通安全“龙九条”、森林防灭火“十条措施”和“周三消防夜查、周五交通整治”等常态长效抓安全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安保维稳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源头稳控措施和多元化化解机制,保障廻龙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龙川县廻龙镇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30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