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稔镇2025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以下简称“防溺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一般溺水事故发生,坚决避免较大以上溺水事故,根据市防范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县委、县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决定在全镇开展2025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结合我镇防溺水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安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刻认识到溺亡事故的危害性和做好预防溺水工作的紧迫性,增强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安全底线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市防范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做到在思想上真重视、在责任上真担当、在行动上真落实,紧盯重点时段、重点水域、重点人群,完善部门、属地、学校和家庭“四方”责任体系,把预防溺水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学生溺水事件发生,实现一般学生溺水事件和溺亡人数“双下降”的工作目标。
二、工作目标
镇有关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根据本方案工作要求和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各项防溺水工作措施,积极利用周末、节假日、暑假等学生离校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各村(社区)要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发动网格员力量,健全完善巡查值守制度,重点加大对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巡查值守情况的监督检查,因地制宜推行“人防+技防+物防”的模式,不断完善涉水地域“四个一”建设;加强防溺水工作制度建设,动态开展辖区内涉水地域隐患排查,特别是着重加强对学生上下学路途和所辖区域内发生过学生溺水事故的地点(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加大对中小学生的防溺水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全力避免我镇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总 召 集 人 :杨石考 党委副书记、镇长
第一召集人 :曾志伟 镇人大主席
召 集 人 :黄仕平 党委副书记
刘利民 党委委员、副镇长
杨 丽 组织委员
张 亮 宣传委员
黄国东 镇人大副主席
罗旭洲 副镇长
陈丽玲 副镇长
成员:中小学校、派出所、镇平安法治办公室、镇应急管理办公室、镇公共服务办公室、镇绿美生态服务中心、镇宣传办、镇团委、镇妇联、镇关工委等部门负责同志及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
镇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平安法治办公室,由曾志伟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由黄仕平同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统筹部署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协调推动各有关部门落实工作措施及做好办公室日常管理、台账建设等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村(社区)、各部门、中小学校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从严从实从细做好防溺水工作。按照《河源市防范学生溺水工作指引》精心组织开展2025年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进一步明确任务清单,细化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学校和家长“四方责任”,确保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坚决筑牢织密学生安全防护网。
(二)强化谋划部署。各村(社区)、各部门、中小学校要认真学习借鉴“廉江模式”和潮南“竹仔鱼”行动等好的经验做法,结合我镇实际,迅速动员部署,精心组织,根据工作方案,逐项抓好贯彻落实。要根据工作方案,落实各项防溺水事故的工作措施,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快防溺水事故的制度建设。在特别防护期,镇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工作组每季度对各村(社区)和学校开展一次防溺水工作检查。
(三)强化宣传教育。中小学校要结合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积极推行“1530”宣传提醒制度(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包含防溺水在内的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按照防范学生溺水“十二项必须”要求,指导和督促各学校将预防溺水纳入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聚焦上下学、周末、节假日等关键节点,并结合不同季节特点,强化防学生溺水宣传教育,组织全体学生及家长观看学习防溺水宣传警示教育片,引导学生牢记“六不准”、掌握“两会”,学生外出家长做到“四个知道”。各学校每月要与学生签订一次预防学生溺水“六不”承诺书及每学期与家长签订一次包含防溺水在内的安全责任书,要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万名教师大家访、每周的安全信息提醒等方式,将防溺水的各项要求传导到每一位学生及家长(监护人),有效督促家长(监护人)落实法定监护责任。镇团委要组织干部、志愿者深入各村、学校,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青少年群体,积极组织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依托综合服务中心文化站、村(居)少工委活动阵地等线下阵地,通过主题队课、视频宣介、模拟自救、救援演练等多种模式,暑假期间每月开展1场防溺水实践活动。社工站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双百社工、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政策宣讲进村居”等活动,协助加强辖区内未成年人防溺水宣传教育。宣传办要统筹整合各类资源,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方式,用好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等线上线下媒介,全方位、高频次展播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教育公 益广告、滚动警示等,营造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各村(社区)要在农村地区主要道口、溺水风险点等悬挂防溺水宣传横幅(标语),设立防溺水宣传板报(墙报)、警示标牌,重点宣传普及游泳安全和防溺水知识,要充分发挥“大喇叭”的身边宣传优势,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校外管理。(责任单位:中小学校、镇社工站、镇宣传办、镇团委、镇妇联、镇关工委、各村居)
(四)强化风险排查。结合《龙川县防治学生溺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转发关于围绕做好2025年防范学生溺水工作开展“深调研”的通知》要求,组织镇绿美生态服务中心、平安法治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和各村(社区)根据管理职责和分工,全面系统排查辖区内所有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山塘、池塘、水渠、水井、蓄水池、积水坑、废弃矿井等涉水地域,特别是对3年内发生过溺水亡人事故和学生上下学路段及经常游玩的水域这两类溺水隐患点为重点,综合研判,评估风险等级,建立工作台账,形成2025年溺水风险点,逐一落实“四个一”防护设施(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安全绳、一根救生杆)。同时,要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完善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因地制宜配备必要救援器材,制定防溺水应急预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要以村居为单元格组建防溺水巡逻队,设立网格员,落实重点时段巡查防护工作,及时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劝阻学生远离危险水域。(责任单位:镇绿美生态服务中心、镇平安法治办公室、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各村居)
(五)强化水域管理。派出所要落实立体巡防,运用人巡车巡、视频巡、网巡等多种巡查模式,及时发现提醒、劝阻制止危险行为。落实“预防警务”理念,科学调配警力部署,对意外事故易发多发区域、重点重要时段增加巡逻频次,潮汛用警、精准用警,及时高效处置溺水突发事件。绿美生态服务中心要探索推进传统水利工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强河湖、水库等重点水域管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规划建设办公室要督促项目施工单位落实施工现场封闭式管理,按照规范要求在基坑周边及涉水作业区域设置临边防护栏、安全警示标志,夜间警示灯等安全防护设施,配备救生圈和救生绳等应急救援设备,对现场达到一定深度的储水设施加盖、封闭,谨防人员进入。落实基坑降排水措施,并强化安全检查和日常巡查。农业农村办公室要加强符合水域滩涂养殖规划且已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养殖池塘管理,鼓励养殖者安装防溺水技防设施,督促养殖者加强巡查和看守,设立完善警示标志,将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纳入养殖池塘巡查内容。(责任单位:派出所、镇绿美生态服务中心、镇规划建设办公室、镇农业农村办公室)
(六)强化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机制。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与学生监护人签订《学生溺水安全承诺书》,通过家长会、“万名教师大家访”、电话、短信、微信、QQ群等线下线上多种方式,落实“学生每日一提醒、家长每周一提示”工作制度。中小学校、民政、镇团委、镇妇联等部门要紧盯易溺水关键人群,建立信息台账,完善工作措施,实施动态管理。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组织对关键人群家庭进行走访。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落实家长安全监护责任。民政部门要加强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积极组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加强走访排查,对留守和困境儿童进行监护帮扶。镇团委要依托综合服务中心文化站、村(居)少工委活动阵地、青年之家、志愿驿站、社区志愿服务站等阵地常态化设立青少年防溺水宣传志愿服务岗。开展巡河阻泳志愿服务,组织团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镇、村两级的防溺水巡逻、日常巡河活动。(责任单位:中小学校、镇公共服务办、镇团委、镇妇联)
(七)强化技能培训。中小学校、镇团委、镇妇联等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积极提供学生课后服务和托管服务,在周末、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进一步加强游泳教育教学,增强学生游泳技能,提高自救自护能力。统筹利用各类资源,通过各种方式,探索“政府指导+社会捐建+专业运营”的模式,引导和鼓励将安全便利的合适水域改造成游泳场所,并配备专业安全员和救生设施设备,为学生安全游泳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学生游泳教育普及工作,将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由单纯的“堵”转向“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遏制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责任单位:中小学校、镇团委、镇妇联)
(八)强化应急处置。一旦发生溺水事件,应急管理部门要尽全力迅速开展搜救工作,及时启动绿色通道进行紧急医学救治。要深入细致做好涉事家长安抚疏导工作,防止出现情绪过激情况,依法依规做好各项善后事宜。宣传办、派出所、中小学校等部门要加强对学生溺水事故的舆情监管,坚持正面引导,及时处置负面舆情,防止炒作产生次生舆情。派出所、应急等部门要科学开展学生溺水事件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按照“失职追责、尽职免责”原则,依法依规追究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责任。要深入剖析原因、认真总结教训,举一反三,坚决堵塞安全漏洞。(责任单位:镇应急管理办公室、镇宣传办、派出所、中小学校)
五、工作要求
(一)深化认识,周密部署。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防范学生溺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健全防溺水防控体系,把防溺水各项工作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严密防范学生溺水事件发生。要定期分析研判防范学生溺水工作形势;各成员单位要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根据管理权限,抓好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并结合本行业领域主要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二)认真履职,共建共治。各部门要加强对行业内防溺水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指导,健全上下联动机制,不能简单下放监管职责,更不能“一放了之”。要在镇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联席会议统一领导下,强化各方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风险共防、问题共处的联动协调机制,不断提升主动发现、主动防范学生溺水能力水平,共同推动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校联防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宣传,提高成效。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各学校要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家长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印发宣传单张、发送专题短信、走访留守儿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等措施,将防溺水教育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和家庭,切实增强监护人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监护责任意识,做到有教育计划、有教育记录、有学生反馈、有家长反馈。
(四)强化督查,确保成效。镇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联席会议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部门、各村(社区)落实好防治学生溺水有关工作,并适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因思想不重视、工作不负责、治理不到位等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依法依规进行约谈、通报批评,甚至问责,并将防溺水工作纳入平安考核、工作职责评价等考核内容,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学生溺水事故明显下降,坚决杜绝发生较大以上及严重不良影响的学生伤亡事件。
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形成高效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效果到位。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