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和网络公益工程重点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和网络公益工程,着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大力培育新时代中国好网民,持续加强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强化网络公益宣传,广泛动员互联网企业、网络公益组织、网络公益平台和网民参与网络公益实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为我镇加快实现绿色崛起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有力网上舆论支持。
二、深入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
(一)全力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大活动、重要讲话,策划推出主题鲜明、感染力强的互动活动和产品,持续打造特色品牌活动。积极配合开展“粤学习”“学习日历”网上理论传播工程,配合省、市县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重要讲话网上宣传和习近平总书记重大主题网上宣传,发挥镇网络媒体和政务新媒体作用,开展个性化、分众化宣传引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引导网民提高真信笃行、知行合一的能力。
(二)健全完善好网民分众化培育机制。学校、镇工会、镇委、镇妇联、等部门要积极开展“汇聚龙川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系列活动,深化开展好“校园好网民”“职工好网民”“青年好网民”“巾帼好网民”“金融好网民”系列主题活动。深入挖掘全镇各行业各系统好网民代表,遴选“龙川十大好网民”,大力传播好网民理念。
(三)深入推进网民网络素养教育。重点做好青少年网民的教育引导。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营造关心支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网上宣传,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创作更多青少年网民喜爱的网络文化精品,有效引导网民提升爱国主义精神,网络法治观念、文明用网习惯、网络安全技能、责任担当意识等方面的素养。
(四)引导网民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实践。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各村实践站,推动基层开展网络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响应2024网络文明大会和2024网络文明宣传季等活动,各村居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积极参与,推出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网络作品,引导广大网民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大力传播网络正能量,为网络文明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网民影响网民,网民教育网民,带动网民广泛参与网络文明建设。
三、深入实施网络公益工程
(一)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支持互联网企业用好核心资源、发挥平台优势,参与数字乡村建设。指导互联网企业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宣传,营造良好网上舆论氛围。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帮扶,稳妥推动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与慈善组织对接合作,推出有针对性的公益项目和关爱服务举措,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对农村老年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和妇女、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关爱服务。
(二)开展网络公益宣传。一是夯实网络公益宣传阵地。常态化开设公益专题专栏。网络直播等新平台和即时通信工具、短视频等新手段,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不断健全网络公益宣传阵地的管理制度。二是推出网络公益融媒体产品。策划推出凸显网络公益主题的公益广告、图文、微视频、小程序等融媒体产品,创新宣传语态、做活二次传播,用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传递公益理念。三是选树网络公益先进典型。积极配合开展“南粤大爱·网结同心”、广东公益志愿文化月等网络公益活动和网络文明志愿服务,选树网络公益正面典型,开展“龙川好人”、“向上向善好青年”“新时代好少年”、“最美龙川少年”等活动,深入挖掘社会会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发挥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作用。加强对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事迹网上宣介,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
(三)打造网络公益活动品牌。深化拓展“互联网+公益”新模式,打造互联网公益品牌。紧扣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中华慈善日、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公益活动,动员互联网企业、网络公益组织、网民等广泛参与,在活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各村居各单位要结合实际,主办、指导和联系一批重点网络公益项目,突出地方特色、结合实际需求、务求工作实效,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指导监督,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力争形成品牌效应。
(四)加强网络公益规范管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落实《慈善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准确把握网络公益的内涵和外延,加强项目的监督和指导,特别要防范和打击借公益之名弄虚作假、实施网络诈骗等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各单位要围绕中心工作,将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和网络公益工程作为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系统谋划,结合实际制定充分发挥工程在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共建网络文明中的积极作用。
(二)做好统筹协调。宣传办要加强与教育、民政、金融、工青妇等网络文明促进行动相关责任单位的联系对接,加强对属地互联网企业、网络社会组织、互联网募用信息平台的指导,聚合各方力量,共同做好网民培育引导和网络公益工作。
(三)抓好典型推广。各村居各单位要及时上报工作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总结工作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各项网络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拓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