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基调,聚焦“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奋力推进绿美龙川生态建设”,聚焦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和“质量强县”建设,突出“促发展、防风险、推改革、惠民生”,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和水平,为龙川在新征程中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成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一是通过组织开展网络学习、召开学习研讨班,开展主题教育等,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强化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召开直属机关委员会党员大会,完成直属机关委员会委员补选,并设立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打造推动市场监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三是推动机关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大审批服务领域、日常监管领域、行政执法领域问题排查整治。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对同一部门或职责相似部门任职满5年的机关股室股长开展轮岗工作。以县委第一巡察组巡查我局工作为契机,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坚持优质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扎实抓好稳市场主体既有政策落实,实施《广东省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若干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推动市场主体扩容提质。截至2023年12月20日,我局共办理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177户,今年来,共办理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10户。二是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持续推动商事制度和“证照分离”改革,推行“证照联办”改革,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广网上企业注册申办、企业开办实行“一窗通办、一窗通取”,大力培育充满活力、具备实力、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截至2023年12月20日,全县现有市场主体共36683户,其中各类企业7293户,个体工商户29390户,对比去年分别增长27.61%和16.4%。
(三)坚持人民至上,底线工作坚实有力。牢牢盯住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四个安全”不放松,立足本职、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统一,监管水平持续提升,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事件。
1.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全面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工作实现“7个100%”;开展小作坊提质、“逢九查酒”、“湿粉统一查”、酱腌菜、春季学校食堂、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统一查餐厅、“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网络订餐等行动,营造了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完成食品抽检3603批次,完成食用农产品快检17801批次。完成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6次。
2.持续强化“两品一械”动态监管。推进药械化安全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了2023年药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中药饮片专项整治、疫苗安全专项检查、血液制品流通使用环节专项检查、避孕套、彩色隐形眼镜、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专项检查等一系列专项检查,检查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1494家次,立案查处案件43宗,罚没款60余万元;开展药品抽检52批,化妆品抽检11批,医疗器械抽检7批;上报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共817例。
3.加大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检查力度。组织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燃气具及配件、电线电缆、儿童和学生用品、烟花爆竹、塑料制品、农资化肥、水泥、建筑钢材、建筑用石材、非医用口罩、电气焊割等产品监督检查。落实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工作。检查各类经营单位480多家次,发出责令整改书10余份,立案29宗,移交农业农村局1宗。组织8家化肥(农资)产品销售企业开展集中约谈。
4.强化特种设备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推进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和督促检查,开展高层建筑消防电梯安全、城镇燃气安全、大型游乐设施隐患排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两个规定”和“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2023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龙川行”、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奋战六十天+全年保平安”安全生产攻坚行动,保障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共检查相关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36个,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132处,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63份,立案查处7宗。联合相关部门举行龙川县2023年度压力管道应急救援演练。
(四)坚持质量强县,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产业聚集区,扎实开展产品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对眼镜类产品、建筑钢材、电线电缆、建筑用石材等4类产品开展集群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提升行动。组织相关企业参与线上培训活动13场、相关参训企业4家。二是为企业提供质量管理、计量、标准、检测认证等方面“一站式”质量技术服务。落实证后监管工作,检查获证企业19家次。三是引导企业对接国内国际先进技术、规则、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管理水平。目前,我县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有65家,强制性认证(CCC认证)企业16家,有机食品认证9家,绿色产品认证2家。四是推进企业落实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在大型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中小型企业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管理员制度。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中建二局阳光智造有限公司入选全省30家广东省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名单。全县共有171家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管理员,有11人通过考核获得质量官证。五是开展助力计量服务中小企业。检查检定贸易结算、医疗器械、环境监测、安全防护方面的计量仪器83台件。对工业园区中小企业计量仪器、实验室、分析室仪器进行监督检查及检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对全县32个集贸市场、29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用的2615台计量器具进行了免费检定,减免检定费用18万元。完成检定(校准)证书15575份,服务企业数量324家,加油枪332支,检定水表2604台件,燃气表5600台件,电表15台件,检测客户满意率达100%。六是深入推进服务业和公共服务类标准化工作。鼓励并指导1家企业制定行业标准6个,5家企业10项标准在网上自我公开声明。协助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申请广东省传统优势产业(油茶)扶贫标准化试点,并指导项目建设,通过中期评估合格。
(五)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服务企业和产业创新发展。2023年1-11月,我县专利授权363件(其中发明18件,实用新型204件,外观设计141件);截至2023年11月,有效发明专利180件;2023年1-9月,我县商标注册申请474件,注册237件,截至2023年9月,我县共有注册商标4903件。一是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监管力度。开展“清源”地理标志保护、“护航·2023”重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护航·2023”重点市场、“护航-2023”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保护、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展会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行动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特殊标志等各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共立案查办知识产权侵权假冒案件7宗,移送公安1宗。二是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发挥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作用,为企业提供商标申请、商标预警、商标使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个性化服务。今年来共服务企业47家,发出商标建议函12份。三是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今年来,全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11笔,登记金额3.95亿元。四是多形式开展2023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相继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进园区、进社区活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系列活动。
(六)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一是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提高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二是加强网络监测监管。大力推进网络平台销售商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持续开展“网络市场监管”等专项行动,打击各类网络违法行为。检查网站、网店500多个次,调解网购纠纷3宗。三是全力组织开展市场监管领域文明创建、卫生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农贸市场规范管理。加强广告市场监管。推动“双打”工作深入开展,严厉打击各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扫黄打非”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化市场流通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监管执法机制,深挖案源线索,提高监管执法效能。今年来,我局共立案一般案件387宗,办结387宗,已结案罚没137.3万余元。四是加强价格监管。加强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公用事业服务行业、法定节假日景点及服务行业、交通运输、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及基层粮库、学校等价格监管。五是加强消费环境建设。截至12月20日,我县创建放心消费承诺单位118户,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41户。共受理投诉举报共1910宗,已办结1872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6.5万元。
(七)坚持监管创新、市场环境日益规范。一是强化法治监管。持续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化,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今年来,审核行政处罚案件387件,每宗案件提出审核意见均不少于5条,答复行政复议8宗。二是强化信用监管。做好2022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工作,全县企业年报率99.56%,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82.81%,个体户年报率73.21%。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制定21个计划包含26个任务共抽取市场主体837户。依法依规落实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及信用修复制度,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8641户次,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市场主体811户。开展无证无照经营查处,查办12宗无证经营案件。清理长期停业相关企业179户、吊销企业152户。三是强化智慧监管。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落实创新监管模式,完成“互联网+监管”事项梳理,累计梳理监管事项目录175项,编制行政检查事项实施清单157项,录入行政检查数据共757条。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深入推进“明厨亮灶”监管,确保每月全覆盖巡查1次,全县已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学校(幼儿园)食堂193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我局承担的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新建下泡水、新城2个中心市场办理报建手续时间长、投资方等因素,施工建设进度较慢;隆东、火车站等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引起的合同纠纷还未完全解决。
(二)监管力量有待增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执法跨度大、难度高、专业性强,工作量急剧增大,市场监管干部队伍面临专业人员不足、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同时,乡镇监管力量薄弱,难以全面、及时、有效监管。
(三)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风险意识不高,对风险隐患防范意识不强。食品生产经营违法案值小、执法行政成本高,处罚执行难。
三、今后工作思路和举措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定位,坚守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坚持突出重点,坚持统筹推进,突破创新,全面推进市场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大力培育充满活力、具备实力、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二)严守市场安全监管防线。全面加强“四大安全”监管,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网络平台、广告、价格等监测监管和消费维权等民生发展领域重点工作,全面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舆情和应急处置。
(三)深入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加强标准化建设工作。
(四)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好标准、计量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突出做好民生实事;推进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推动市场监管领域“创卫”工作;扎实推进年度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县各项工作,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推进基层监管所规范建设,进一步挖掘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工作,推动龙川高质量发展。
(五)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走深走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龙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2月22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