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川县2020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20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一年来,县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审计机关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及县十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有关决议,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依法审计了我县2020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各单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县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2020年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良好。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保障疫情防控所需资金,开通疫情防控绿色通道,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落实稳岗保就业政策,做好稳企纾困工作,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帮扶力度,筹集资金按每户1000元标准对全县10359户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发放资金1035.9万元,助推经济企稳向好。
——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三保”支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厉行勤俭节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54个预算单位压减公用经费461.74万元、专项工作经费772.38万元,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对我县财政运行的影响,确保“三保”支出足额落实到位,维护我县社会稳定大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力保障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加大民生投入,增进民生福祉,有力保障城乡低保、城乡养老、城乡医疗救助、孤儿、困难残疾人等政策落实;改善义务教育教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贫困学生教育补助政策;优先保障农业农村支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垃圾污水处理、集中供水、农村人居环境等各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有序开展。
——整改责任进一步落实,审计发现问题得到有效整改。有关部门单位积极落实整改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问题、完善制度;审计部门加大督促整改力度,落实整改销号制度。截至2021年5月底,上年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3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32个问题,促进拨付资金68435.66万元,存量资金上缴财政492.62万元,追回违规资金(挽回损失)268.52万元,清理长期挂账资金941.23万元。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一)县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组织对我县2020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县财政等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民生领域支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68.66亿元,支出67.99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结余669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10.53亿元,支出10亿元,年终结转531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万元,支出20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4.09亿元,支出14.25亿元,当年收支结余-161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51亿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 财政资金审批制度不够完善。
2. 预算编制管理不够规范。
3. 预算收支不够真实完整,涉及金额9.62亿元。
4.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够到位。
5. 龙潭、稔坑电站船闸围堰物(河砂)处置不合规。
6. 部分债券资金闲置沉淀,涉及金额2.31亿元。
7. 部分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未及时发挥资金效益。
8. 部分民生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组织对54个一级预算单位2020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涉及预算资金39亿元。审计结果表明,县级相关部门单位能加强预算管理,预算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 资金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2. 公务支出和“三公经费”管理不规范。
3. 部分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
(三)镇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组织对铁场、佗城、细坳三个乡镇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相关乡镇能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落实和保障民生,大力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 专项资金结存较大,未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涉及资金6380.32万元。部分项目推进缓慢,资金未能及时使用,部分资金结存2年以上。
2. 部分建设项目未能按期完成。
3. 预算资金管理不到位,预算约束力不强,涉及资金44.17万元。
4. 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涉及金额267.75万元。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组织对新增财政直达资金、促进就业优先、“粤菜师傅”工程项目实施、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各部门单位认真贯彻国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推动各项政策落实,总体情况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新增财政直达资金支出进度低。审计指出问题后,相关单位能立行立改、边审边改,采取调整项目、加快进度等措施落实整改,截至2020年12月底,审计发现的问题均已整改到位;二是县油茶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未完成招拍挂程序,项目无法验收;三是“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项目资金保障不到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完成。
三、重点民生和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围绕群众关心的社保基金、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十件民生实事等民生事项,加强重点民生项目和资金审计。
(一)社会保险基金审计情况。
组织对我县统筹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和1-6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相关单位能落实上级社会保险政策,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基金运行总体安全平稳。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应保尽保仍有漏缺。
2.基金收支管理不够严,涉及金额5864万元。
(二)“6.10”“6.12”救灾复产重建资金和物资筹集管理使用审计情况。
组织对“6.10”“6.12”救灾复产重建资金和物资筹集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关注资金管理使用、项目建设及效益情况。审计结果表明,各镇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及时恢复和改善,加大对灾后重建的投入和力度,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交通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修复和重建,应急机制不断健全,我县防灾抗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54个已完工项目未及时验收结算。
2.丰稔镇3个村的灾后饮水重建项目完工验收后闲置,未发挥应有效益。
3.部分工程项目未按设计施工图进行建设。
(三)县十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情况。
审计了我县2020年十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重点关注了民生保障、卫生健康、城市建设、灾后重建、交通公路建设等板块,重点抽查了县救助管理站、县人民医院新街门诊部、卓峰路建设、削坡建房整治、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龙江大桥新建工程等6个事项。审计结果表明,相关部门单位认真落实工作职责,政府民生实事落实总体情况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 部分民生实事任务未完成。
2. 2019年地质灾害治理工程(EPC)项目未按设计施工,变更签证手续不完善。
3. 部分项目县级配套资金未足额到位。
(四)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加大对500万元以上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力度,组织审计了县光荣院福利院建设项目、新城大道升级改造工程、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配套截污主干管工程(第一、二标段)、县城一环路道路升级改造工程(第一标段)、东江一桥至四都路口东岸堤路工程、县公安局智慧新警务一期工程等6个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上述项目投资总金额44948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4个项目多付工程款973.79万元。
2.2个项目建设程序不完善。
四、国有企业审计情况
组织对县商业总公司、经济开发总公司、二轻总公司3家县属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我县相关国有企业历史包袱较重,盈利能力弱,基本处于保运转的状态,经济管理上还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 2个企业未足额缴交税费。
2. 3个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账实不符。
3. 3个企业债权挂账时间长,未及时催收清理。
五、审计重大事项报告和移送线索情况
2020—2021审计年度,向县委审计委员会呈送审计专报6份,主要是审计发现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较大问题和隐患,个别乡镇落实上级政策不到位,部分民生实事项目县级配套资金不到位,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多付工程款造成财政资金损失等问题;向税务部门移送了少申缴纳税费问题线索1条。
六、审计建议
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预算管理不到位。预算编制、管理还存在短板弱项,预算约束力不强,部分单位过“紧日子”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资金效益不明显。相关单位推进工作力度不够,部分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不充分,导致项目推进缓慢,资金闲置未能发挥效益,“钱等项目”的现象和重点项目“无钱可用”同时存在。三是制度执行不到位。部门间协调机制不顺畅,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不够规范,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发生经济损失;四是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够到位。资产管理使用单位和资产监督部门未建立有效约束机制,资产管理还处于比较粗放低级的阶段,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审计反映的情况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科学编制预算,将预算资金细化到部门单位或项目,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紧扣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和重点支出需要安排资金,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同时,提高预算管理约束力,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厉行节约,切实加强预算支出审核,严格控制一般性项目支出,加大财政统筹力度,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财力保障。
(二)用好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存量资金的盘活使用,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对预算支出进度慢、存量资金规模大且无正当理由的资金,分类采取收回、压减、调整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按照“谁支出、谁负责”原则,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促进预算执行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
(三)规范项目建设,压实相关单位的工作责任。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建设行为,压实建设单位、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工作责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各部门单位正确履职尽责,切实防范财政资金损失浪费风险,保障项目建设规范、有序、合法。
(四)加强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建立健全决策机制,着力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履行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主体职责,盘活利用好存量资产,优化新增资产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对本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具体审计情况,县审计局已依法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并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审计指出问题后,违规资金及时得到整改,已挽回经济损失903.39万元,账外资产正在清理和规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剩余问题正在得到整改和纠正。下一步,县审计局将加强跟踪督促,按有关规定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审计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监督,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推动龙川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审计力量!
报告完毕,请予审议。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