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长者助手 无障碍

龙川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龙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longchuan.gov.cn2024-02-05来源: 龙川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阅读人次:-
【字体:

  龙川县政数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法治龙川建设规划(2021-2025)》《龙川县2023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龙川县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以扎实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全力建设数字政府为抓手,认真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着力打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现将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法治意识,推进法治建设

  一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局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新施行新修订的法律法规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定期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学习。通过局党组会议、“三会一课”、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形式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等法律法规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结合“一规划两纲要”精神和要求开展政务服务工作,带头研究解决“数字政府”改革和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等领域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是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关键少数带动作用。局主要领导作为单位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率先垂范。局主要负责人按要求将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自觉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数字政府、政务服务等领域改革,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聘请法律顾问,运用法律规范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政府行政决策中的法律咨询、论证、审核、把关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局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防范行政执法过程中法律风险,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二)简政便民,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是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优化“四办”集成服务目录,推行审批服务“四办”,我局协同县级相关职能部门,梳理优化政务服务事项。目前,我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1729项、“一次办”957项、“马上办”1304项、“就近办”1418项。

  二是持续推动“互联网+监管”工作。根据政务服务“好差评”测评考核方案要求,我局组织相关业务部门推动“互联网+监管”事项认领率、事项覆盖率、清单编制率稳步上升。当前数据覆盖率为38.36%。

  (三)健全权责清单,实行动态管理

  一是推行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推行全县41个政府部门的权责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并录入“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同时,进一步细化了权责清单调整流程,确保在调整清单过程中涉及委托、下发时,避免省、市、县衔接出现空档期。目前,我县41个政府部门可通过登录“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申请对权责清单事项调整、修订、发布等,实现与省通用目录数据同源、一体化动态管理,并实现主项名称、基本编码等10项核心要素全省统一。

  二是推进全县各部门权责清单公开。全县各部门权力事项均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龙川分厅政务公开栏目实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并与县政府门户网站关联公开,确保权责清单时效性和准确性,有效保障了龙川县政务服务部门依法依规行使权力。县级权责事项共3591项(动态),其中:行政许可205项、行政处罚2620项、行政强制161项、行政征收105项、行政给付41项、行政奖励23项、行政确认48项、行政裁决5项、行政检查209项、其他行政权力174项。

  (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一是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线上,我县县、镇、村三级已全部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开通服务站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了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即广东政务服务网),各部门自建系统与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已应接尽接,目前全市市、县、镇、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功能已全面实现;线下,进一步完善县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办事环境,初步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综合受理窗口和专业窗口并存的“1+X”政务服务模式。目前县级政务大厅进驻单位39个,进驻事项1234项。

  二是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我局持续推进“跨域通办”,大幅缩短办事距离,降低办事成本,减少群众“来回跑”,办事更便捷。目前,线上省内已实现与深圳市宝安区、佛山市顺德区、珠海市金湾区、肇庆市高新区等12个地区3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线下龙川县政务服务大厅则设立“市内通办”专窗,实现344项高频事项市内通办,全面提升“跨域通办”服务效能。

  三是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我局在县政务服务中心、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推行使用窗口评价器和动态二维码,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质量。2023年1~10月,我县实体大厅和政务网在“好差评”系统共有34824次好评。

  二、存在问题

  (一)法治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不够深入

  局机关干部学法用法意识有待加强,学法的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同志因业务工作繁重,学习法律法规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法治活动宣传方式、宣传工具上缺乏创新,宣传范围狭窄,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开展普法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提高。

  (二)数据主体部门的责任意识不够

  部分单位对监管事项认领、监管数据汇聚工作,“互联网+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执法监管事项认领及执法行为数据覆盖录入工作不够重视,开展日常监管工作归集执法数据责任意识不够。

  (三)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存在难度

  在推动电子证照工作过程中,存在纸质证照与电子证照并存,且存量纸质证照数量仍较多,时间跨度大,同时证照还存在不同证照模板,以往产生的证照数据均未实现电子化,难以批量推进电子证照工作,对推进政务服务法治化、便民化工作带来困难。

  (四)政务服务“好差评”覆盖度较低

  一是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使用各部门系统,没有使用“河源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业务数据无法上传到省“好差评”系统,导致“好差评”评价覆盖率为0。二是硬件条件不足。目前尚有19个镇没有配备评价器,使用动态二维码进行评价,程序较为繁琐,群众评价积极率不高。三是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变动大,各镇没有安排专人负责“好差评”系统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完善法治政府建设长效机制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理论学习和培训,完善队伍建设,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法治理论水平,增强法治观念,建立长效机制。

  (二)突出“法治”主题普法活动

  充分利用法治培训、法治报告等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鼓励和引导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和政务服务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提升干部队伍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

  (三)加快推动电子证照推广应用

  按照“常用证照均开通发证服务、高频事项均使用电子证照”目标,进一步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清单,协调各部门共同推动电子证照应用工作,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工作效率。

  (四)持续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大粤省事、粤商通、粤智助等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加快落实“一门一窗”政务服务能力建设,解决群众企业办事难点痛点问题。

  (五)推动政务服务“好差评”全覆盖

  加强对各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指导,通过“河源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业务,加大力度推广应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指导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引导群众积极评价,提高“好差评”评价数据覆盖率,实现24个镇“好差评”100%覆盖。



龙川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4年1月31日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