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长者助手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紫市镇 > 业务工作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龙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longchuan.gov.cn2019-12-31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字体: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紫市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务实担当,克难奋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全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助推乡村振兴

  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镇干部及家属、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和贫困户带头拆除自家危旧房、废弃“三栏”、露天厕所和违章建筑,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促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如火如荼进行。全年累计投入328多万元,累计完成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300吨、清理沟渠66千米、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228.43吨,“三拆除”356座104133.5平方米,“三整治”321宗,全镇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二、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实现如期脱贫

  全镇共有相对贫困户377户916人,3个省定贫困村今年同步实现脱贫、退出目标。镇党委、政府“一把手”挂帅紫市镇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严格执行书记遍访贫困户制度,镇委书记遍访各村贫困户331户,遍访率达到87%。

  聚焦“三保障”工作。一是贫困人口适龄儿童(7至15周岁)100%接受九年义务教育,2018—2019学年度在校生232人,全面落实其中203名建档学生教育补助。摸查上报210名2019年秋季在校生信息(小学至研究生阶段),按工作进度落实教育补助。二是落实全镇贫困人口916人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代缴,2019年落实医疗救助214人次合计17.56万元。三是全面完成各年度危房改造任务。完成2016年改造任务41户、2017年25户、2018年31户(含2018年新增存量1户)。8户不够安全房屋列入2019年危房存量进行改造,定村定人定责,全面跟踪解决住房不够安全存量问题。鼓励通过亲戚收留、租借等方式解决8户无房户住房问题。

  协同推进行业扶贫。一是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临时)救助保障。将符合条件的370人依规纳入低保,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184户221人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二是政策代缴485名16至59周岁非在校贫困人口养老保险,足额发放183名60周岁及以上年龄贫困人口养老金。三加大救助力度,落实临时救助6人次合计1万元。四是保障饮水安全,99户贫困户的生活用水样本送检合格,村、户饮水均有安全水质检测报告。五是2019年增报16户小额信用贷款贫困户,为增收提供支撑。

  着力推动产业项目。在家务农贫困户256人,以分散种(养)、入股企业(合作社)的形式参与产业扶贫。一是分别投入产业到户资金561.7803万元、176.2197万元,发展光伏发电、农业种(养)项目,“长”、“短”结合,帮助贫困户多渠道增收。二是秀田村、民乐西村、新南村、仁里村、紫市村帮扶单位以20—200万元不等资金帮扶发展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在脱贫攻坚期间以分配分红方式强化贫困户脱贫稳定性。三是秀田村、民乐东村、民乐西村帮扶单位分别投资10万元、50万元、105万元,入股特种山猪养殖、红心奇异果种植、黑山羊养殖项目,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贫困户土地或资金入股、参与劳务的形式带动增收脱贫。四是财政支持本土的民乐西村黑山羊养殖、紫市村金线莲种植项目,以分红、吸收就业的形式助力贫困户脱贫。

  大力开展就业扶贫。一是2019年就业270人,有就业意向、有培训需求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培训“双100%”。二是开发护林员、保洁员、水管员、协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吸收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优先上岗,从事2019年公益性岗位就业18人。转移1人到河惠莞管理中心就业。

  三、全面落实河长制,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一年来,镇政府团结号召全体干部,发动广大群众,着力营造水环境整治工作浓厚氛围,实行部门联动,整治工作齐抓共管,加大清理河道垃圾力度,采取积极引导和强制措施相结合,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对限养区养猪场实行定期监督巡查;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河长巡河制度,巡河500多人次,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工作目标。强力打击非法盗采河砂行为,加强镇内河流流域宣传管控,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

  四、加快推动民生事业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

  (一)道路设施建设。一是省道S238线黄鹤高速出口至紫市段二级公路改造工程项目顺利立项,在社会各界乡贤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筹得项目资金1200多万元,年后将迅速启动征地放线等工作;二是紫市村岭下至新民村2.2公里道路硬底化工程顺利竣工,总投资132万元;三是雅寄嶂1.5公里道路硬底化项目顺利立项,目前正在施工建设。道路建设大大改善紫市镇交通网络,方便了群众出行。

  (二)农业水利建设。农田水利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农业生产防灾抗灾的基础。经过镇党委、镇政府的努力,今年以来筹集资金300余万元用于农田水利的修建和河堤的修复,共修建修复了陂头8个,新建灌溉水渠2000余米,受益农户达2500多户,大大缓解了供需水矛盾,大片的灌溉区得到了改造,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和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推动本镇经济的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加强检查督促,不定期召集设计、施工、监理、勘测等单位,及时解决3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EPC建设项目进展遇到的问题。截至目前,紫市村实际完成工程量41%,民乐东村实际完成工程量76%,民乐西村实际完成工程量约38%。通过多次实地勘测、多方论证,新南村创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项目正有序推进,争取春节后开工建设。

  (四)社会治安稳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提升社会平安稳定是人民幸福的保障。一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2019年全镇共接收上级信访案件15宗,调解成功13宗,成功率达86.7%;由综治中心协调司法所、自然资源所处理各村排查出的各项纠纷、矛盾37宗,调解成功37宗,成功率达100%;二是继续围绕“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主题,深入开展禁毒宣传“六进”活动及年度禁毒专项宣传活动。持续创新地开展禁毒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工作,各村(社区)每月开展2次以上禁毒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全面禁毒意识和抵制毒品意识;三是扎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工作,组织派出所、卫生院等部门定期开展精神病患者摸排随访工作,落实发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和协助监护人的监护补助资金16.7万元,促使监护人更好地履行监护管理责任,有效防止肇事肇祸事件发生。

  (五)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一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教师、学生参加县级以上各类比赛捷报频传,特别是在今年的高考和中考中,紫市籍学子在龙川县参加高考有21人考取了重点本科院校;紫市中学升中考有10人考入了龙川一中。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全面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新增中医中药理疗项目,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三是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今年以来落实低保救助对象224户555人、五保户145人,发放低保金156万元、五保金134万元。全镇共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6人,社会化发放补助金25.5万多元;享受高龄津贴在册老人935人,共计社会化发放28万元;百岁老人3人,发放寿星津贴14300元;重度残疾护理补贴人员有 351 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人员有 106 人,共计社会化发放残疾人护理补助和生活补助近100万元。

  同志们,一年来紫市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是镇党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镇人民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全体人大代表和关心支持家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一是镇财力有限,资金筹措困难,创建规模产业基地难度大;二是山区贫困镇经济比较落后,发展路子难找到切入点,建设步伐跟不上;三是政府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班子自身建设及干部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20年政府工作安排

  同志们,今后一年,我们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决策部署,立足现实,突出资源优势和特色,着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平安有序的新紫市。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努力开创全镇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追赶超越的发展新局面。

  围绕上述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发力施策,巩固脱贫成果

  继续抓好扶贫政策落实工作,防止出现假脱贫和返贫现象,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全面完成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考核目标任务,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教育鼓励贫困户克服“等、靠、要”思想,进一步加大帮扶单位帮扶工作力度,扩大扶贫成效和巩固脱贫成果。依托基层党建工作,提升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确保脱贫攻坚成效。

  二、加快乡村振兴,建设生态宜居紫市

  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突出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继续实施“厕所革命”。牢牢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用足用好省、市、县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利好政策,全力推进工作,促进美丽紫市的建设和助推乡村的振兴发展。

  三、加强中小河流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

  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继续加强整治污染企业、限养区养殖场;深化河长制工作,完善环保治理设施,加快推进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PPP项目建设,完成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扎实抓好紫市镇内中小河流整治,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持续深入推进清河行动,重点做好河道清理整治工作,坚决守护生态自然美,让紫市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四、打造“一村一品”,推进产业振兴

  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化农业在紫市的落地发展。继续抓好“一村一品”建设,加大猕猴桃产业支持力度,扩大猕猴桃种植面积,形成育苗、种植、包装、销售产业链,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打造现代农业强镇;大力支持特色中草药、黑山羊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农业产业形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电商、观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田园综合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落实粮食安全政府责任制,稳定和保障粮食生产。

  五、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执政效能

  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抓好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一是坚持依法履职。接受镇人大、社会和舆论监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充分发挥传统、新兴媒体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答群众呼声。二是提升行政效能。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行动,引导镇村干部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在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服务群众上。三是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干部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等问题,激励干部积极作为、敢于担当,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六、落实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不断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工作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落实低保、五保应保尽保政策兜底,进一步建立孤儿、残疾人、低保、五保、受灾群众等社会救助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持续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同志们,回顾过去,成绩来之不易;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当前是我镇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团结奋进,凝聚各方力量,调动各方资源,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不断开创宜居宜业平安有序的新紫市建设新局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