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长者助手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法治政府建设

龙川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龙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longchuan.gov.cn2025-01-08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字体:

  2024年龙川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扎实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为龙川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与成效

  (一)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1.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建立龙川县首个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展板、法治书籍阅览区,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入群众,深入民心。2024年以来,我县在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上,多次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等内容,研究部署我县贯彻落实意见,并要求全县各镇、各部门及时传达学习,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重要指示批示不折不扣落地见效。

  2.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始终把党的领导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际工作中,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全年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听取研究有关法治建设工作情况17次,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1次,召开守法普法、执法、司法协调小组会议各1次。制定印发《中共龙川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龙川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龙川县2024年法治社会建设工作要点》《龙川县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纲要(2023—2027年)〉任务分工方案》《龙川县2024年度法治建设书记项目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统一部署法治建设重大任务,统筹推进法治龙川、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3.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度规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切实把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11月15日,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十次(扩大)会议,会上由上坪镇、龙母镇、县水务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就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作述职报告。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优化“四办”集成服务目录,推行审批服务“四办”。2024年以来,我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1761项、“一次办”645项、“马上办”1192项、“就近办”996项。二是坚持全面深化商事制度和“证照分离”“证照联办”改革。推广网上企业注册申办,大力培育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2024年,我县新增企业1814户,新增个体户3998户。全县实有市场主体达37339户,比去年同期增长9.77%。

  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加强政务信息日常管理,严格规范信息公开发布程序,努力打造“公正、透明、高效、便民”政府。今年以来,通过龙川县政府网站发布信息2412条,政务动态115条,依申请公开83件,整理提炼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做法类信息45篇。

  3.健全完善权责清单体系。深化权责清单制度建设,构建标准统一、科学规范、简明实用的权责清单体系。全县各部门权力事项均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向社会公开。目前,全县县级权责事项共3588项。全县41个政府部门均可通过登录广东省政务服务网申请对权责清单事项调整、修订、发布等,实现与省通用目录数据同源、一体化动态管理。

  4.推动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持续优化“一网共享”平台。完善基层便民服务圈,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2024年,龙川县政务大厅进驻单位39个,进驻事项1234项。县、镇、村三级已全部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开通服务站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100%,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功能。二是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降低办事成本。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市内通办”专窗,实现344项高频事项市内通办,全面提升“跨域通办”服务效能。

  5.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印发《龙川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2024年龙川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落实《深圳市宝安区与河源市龙川县营商环境对口帮扶工作方案》,在提升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提升项目投资和建设便利度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办事标准、流程、时效等与珠三角接轨,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

  (三)紧扣高质量发展需求,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法治化

  持续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扎实开展备案审查和合法性审核工作。编制《龙川县人民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开展全县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梳理工作。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提高决策质量。2024年以来,审查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15件,审查其他法律顾问业务文件412件。

  (四)着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持续推动依法行政

  一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印发《龙川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举办行政执法综合法律知识培训班4场次,组织参加广东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网上考试3场次,全县持有行政执法证的人员总数1186人。二是稳步开展专项整治。2024年,开展了行政执法不规范、涉企乱罚款、职权下放重放轻管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专项整治为抓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问题。专项整治期间发出3份行政监督提醒函。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建立“粤执法”上线运用通报制度,全面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实现行政执法主体全面上线运用河源“粤执法”。2024年以来,全县“粤执法”累计办案总量3394宗,在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录入案件总计3541宗。四是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有机整合。落实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及信用修复制度,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市场主体670户次,吊销81家长期停业未经营的企业。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系统线上巡查,每月全覆盖巡查1次,全程实现AI预警闭环处置,共开展线上巡查549次,巡查学校幼儿园食堂595家次,发现问题并整改72个,问题处置率达到100%。

  (五)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

  1.推进全民普法工作。一是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制定《龙川县2024年普法工作要点》,进一步构建“互联网+法治宣传”新局面。2024年以来,县普法办利用小珑小玔人物形象制作普法动漫短视频7条,推送普法资讯120余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06场次,受众人数达10万余人次。二是加强法治乡村建设。2024年,我县共开展了34场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受众人数达1234余人次。完善了丰稔镇黄岭村、黎咀镇皮潭村、佗城镇枫深村、老隆镇江边村等4处法治阵地建设。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年度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工作,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县融媒体中心、丰稔镇人民政府、田心镇人民政府等5个单位达到优秀等次。

  2.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开展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08宗,调解成功1591宗,调解成功率98.94%。二是开展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工作,妥善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受理各类劳动者举报投诉案件121宗,为498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待遇433余万元。三是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创新性地在佗城镇推行“祠堂议事”工作,构建起“6744”高标准议事平台框架。今年以来,佗城镇已成功利用姓氏文化的凝聚力调解矛盾纠纷30起。四是强化粤赣边界联防联调,召开边界地区纠纷联防联调座谈会,签订了粤赣边界地区民间纠纷联防联调协议,健全边界调解组织网络,加强边界司法行政部门合力协作。

  3.强化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行政复议法,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我县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104宗,办结78宗。县行政复议与应诉机构共代理县政府行政应诉19宗,协助指导有关部门和乡镇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裁决40多宗,审查修改县政府涉法文书60多份。

  4.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律师圩日集中值班工作。2024年以来,全县值班律师共服务总数7148件次。围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关爱妇女与家庭、关爱残疾人、法援护苗”等系列活动,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6件。持续深入开展“百所联百会”“法治体检”活动。与25家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会,健全完善了律师事务所、商会组织和企业的联系合作机制,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实法治保障。

  (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强化重大突发事件依法处置

  一是强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责任。推动非煤矿山、危化和烟花爆竹、工贸领域企业落实“钢8条”“粉6条”“四令三制”等措施,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深入排查突出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6处。二是扎实推进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全县共排查整治火灾隐患526处,整治率100%,及时化解森林风险隐患82余次。三是完善基层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化智慧管控体系作用。全县发动2241名网格员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巡查排查,摸清底数,落实动态管控。2024年防汛期间,累计排查汛期风险隐患4691处,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1.2万余人,实现汛期“零伤亡”。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2024年,我县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成效,但与上级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一是部分单位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个别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意识不强,对合法性审核工作不够重视。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有待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提升。二是行政执法队伍执法能力亟须加强。因行政执法改革的深入,日常监管和各类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执法改革对于一线执法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县行政执法任务异常繁重,在监管能力不足、模式单一、装备缺失、手段单薄等因素影响下,我县行政执法还存在着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行政执法队伍专业人员不足、业务能力有待提升、权益保障有待加强。三是法治宣传教育存在薄弱环节。普法工作创新不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吸引群众参与、互动式普法活动较少,普法宣传形式单一、普法工作大多还停留在摆摊宣传、开办讲座等形式,普法受众有限,普法实际效果不明显。各部门联动配合还不够,普法宣传内容还不够“接地气”,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断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持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的运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

  (二)继续推动行政执法改革。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健全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制度,做好乡镇赋权工作,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深化市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普及应用,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大粤省事、粤商通、粤智助等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加快落实“一门一窗”政务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清单,协调各部门共同推动电子证照应用工作,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工作效率。继续抓好“双公示”信息归集、“信易+”应用、信易贷等工作,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四)不断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加强全体公民法治教育,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开展重点普法学习内容的宣传教育。深入挖掘本地木偶戏、快板、客家山歌等文化资源,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采取通俗易懂的宣传册子、普法视频、以案释法等形式,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推进联动普法,进一步强化法治宣传教育的广泛性、渗透性,扎实推进依法治县、法治政府建设发展。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