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龙川县支行出台5条重点金融纾困举措
据悉,为切实推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23+10”政策举措和中国人民银行河源中支提出的10条支持办法在龙川落地,中国人民银行龙川县支行结合实际,出台5条重点金融纾困举措,通过用好金融工具、金融举措,为实体经济提供给养和支持。
举措一:提升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引导龙川县各银行机构制定“益企惠企”专项服务方案,以宣传政策、落实政策、纾解难题、促进发展为主线,为中小微企业送温暖、送服务;积极发挥河源市首贷服务中心的功能作用,利用好线上“粤信融”“中征应收账款”等融资平台推动首贷服务中心的建设,为新注册小微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等一站式服务,让原本需要从民间借贷途径获得资金的小微企业可以从银行体系获得利率较低的贷款,打通中小微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制定简便易行的尽职免责内部认定标准,增强“敢贷、愿贷”的信心,对落实普惠小微的贷款工作实行弹性管理,对于符合免责清单的贷款给予免责或减责。
举措二:积极创新金融支持“3303”产业集群。推动龙川县各银行机构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培育“3303”产业集群的规划、“五大产业”“七大行动”的开展部署、“一核一副三枢纽五组团”的县域发展构建布局,对与之相关的项目企业实行“分类对接、特色服务”策略,开办项目专项金融产品,更好满足项目企业融资诉求;助力推动实施“3个1平方公里”计划,金融保障产业项目落地,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投入;推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使用范围,对涉足“3303”产业集群项目实行优惠利率贷款,充分发挥好中央银行政策性低息资金导向作用。
举措三: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督导龙川县各银行机构要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将货币政策工具与乡村振兴工作创新结合,促进更多信贷资金流向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领域,确保乡村振兴领域金融投入稳步增长;牢固树立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服务理念,在经营战略、发展目标等方面多向乡村振兴倾斜,深入挖掘县域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着重针对“三农”资金难题,推出“纯信用无抵押,低利率”的惠农益农贷,充分发挥“小额信贷”扶持作用,增加乡村振兴资金供给途径;学会打金融“优势牌”、念金融“特色经”,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举措四:强化融资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积极利用信用信息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推广应用“粤信融”、“中征应收账款”、“中小融”、“信易贷”等中小微融资平台;坚持运用大数据技术全量采集企业信息,助力银企快速对接;定期创新融资平台的全周期金融产品服务、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及成本,实现政银企资源高效精准对接,真正实现让企业和机构“不走马路,跑网路”的便捷融资形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线上融资的金融支持力度。
举措五:提升外汇和跨境人民币服务水平。积极推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工作,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小规模优质企业参与试点,持续扩大政策受惠面;在跨境业务方面加强电子单证传输路径研究,丰富人民币跨境使用场景,探索多样化线上审核模式,便利企业在对外经贸活动和国际合作领域中使用人民币,降低成本;积极创新贸易金融产品,提升贸易融资的服务水平,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