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长者助手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龙川县以建设省级油茶产业园为抓手,致力打造大湾区 “油瓶子”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油茶富农惠民抓创新促融合兴产业农民增产增收

龙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longchuan.gov.cn2020-11-04来源: 河源日报 阅读人次:-
【字体:

p1_s.jpg

■龙川县上坪镇石湖村群众在采摘油茶果

p2_s.jpg

油茶喜获丰收。图为龙川县琪丰源油茶树种植基地,群众把摘下来的油茶果挑到山下。

p3_s.jpg

■龙川绿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鲜果处理中心,引进国内先进的集“烘干、剥壳、精选、打包”鲜果处理设备,保证茶油的质量。




p4_s.jpg

  龙川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于2018年获批建设。3年来,龙川县结合市委“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的部署,以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建设为抓手,走“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之路,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全力推动农村产业振兴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经过三年持续不断的建设,龙川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有序高效发展,辐射带动全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速转型升级。据统计,截至今年底,产业园区内种植规模达到10万亩,年产量达3.2万吨,主导产业产值达15亿元,比建园前增加3.2亿元,比重占园区内农业产值的65.5%。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带动作用显著。园区内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入园打工等方式,辐射带动5017户农户、491户贫困户持续增收,平均每户增收3210元/年。特别是2019年,全县油茶高产,园区内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达18290元,高出全县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21.3%。

  从最初的做传统油茶产品发展至如今具有一定规模的油茶产业,龙川油茶逐步成长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经济链,发展成为当地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助力精准脱贫工作,致力打造大湾区高端食用油的“油瓶子”,在与大湾区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中开创产业振兴新局。

  打好科技创新牌  高标准建设省级油茶产业园

  龙川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建设,是由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其余4个实施主体参与的共建模式,主导产业是油茶,种植规模7.5万亩,建设范围覆盖赤光、黎咀、黄石、四都、丰稔5个镇,核心区位于赤光镇,计划投入资金2亿元。

  自2018年获批建设以来,按照“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四年成体系”的工作目标,龙川县持续推进油茶产业园建设,辐射带动全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速转型升级。据统计,截至今年底,产业园区内种植规模将达到10万亩,产量达3.2万吨,主导产业产值达15亿元,比建园前增加3.2亿元,比重占园区内农业产值的65.5%。

  在建设产业园的过程中,龙川县打好科技创新牌,在高标准建设上下功夫。坚持走产学研发展道路,大力推动企业和科研高校单位紧密合作,通过“县院合作”“企院合作”,与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加工实习基地,重点在油茶树良种选育、技术研发、标准化种植等方面深化合作,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切实将油茶产业的综合开发空间打开,并以此推动全县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从油茶大县向油茶强县迈进。

  目前,龙川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内企业共获得55项科技发明专利,龙川绿油农业公司被授予河源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基地。

  打好金融创新牌,是抓创新驱动的一大保障。龙川县农业农村局与中国农业银行龙川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涉农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信贷支持。据统计,3年来,通过农业龙头贷、实施主体贷、农担贷等方式,支持油茶产业园园区实施主体发展,累计支持园区实施主体4户3550万元;择优支持园区其他经营主体,围绕园区内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其他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支持个人经营贷款258户4114万元;实施主体通过落实贴息贷款补助500万元的方式,撬动了5000万元的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

  打好政策创新牌则是另一项重要举措。龙川县成立了油茶产业园办公室,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措施》,专门制定扶持和规范农业产业园的土地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增加产业园建设用地指标,优先落实公共农业设施用地政策,保障入园企业用地需求。同时,龙川县还在财税、金融、人才、科技等方面出台了政策保障措施,全力推动龙川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建设。

  创品牌促融合  拓展链条做优油茶产业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期间,龙川旅游行业稳中向好,总接待人数10.63万人次,揽金7000多万元。其中,有着“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美誉的绿油花果树小镇迎来了过万观光客,观花海、摘葡萄、尝龙虾、玩网红桥及体验古法榨油等游玩项目,获得游客一致点赞。

  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休闲旅游观光,延伸产业链条,是龙川县推进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建设的一大看点。据悉,龙川县坚持把推进融合发展作为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抓手,“质”“台”“态”多措并举,“一、二、三”三产齐发,在延伸产业链上探索出新路子。

  提升一产的“质”。龙川有着1500多年的油茶树种植历史,目前种植时间50年以上的老油茶林有18万亩之多。这些老油茶林的油茶树因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挂果率低、产油低。龙川县对老树油茶林进行低产改造,通过除草、开埂、挖竹节沟、剪枝、施肥及疏密补种等工艺,使老树发出新枝。通过低产改造,老油茶林的油茶树挂果率、产油率双提高,3年后产量从每亩3到5斤油提高到了每亩20到30斤油,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收入。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县改造低产老油茶林逾5万亩。

  除此之外,龙川县每年举办油茶树种植生产技术培训班,大力推行油茶树标准化种植和绿色有机种植模式,建设油茶树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还组织发动群众种植油茶树增收。据统计,自2009年至2019年新种油茶树面积达24万亩,其中2018年以来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范围内新种油茶树4500多亩。

  “霜降子,摘茶籽。”霜降时节采摘的茶籽含油量最高。自2018年开始,龙川县把每年的霜降前五天定为全县统一油茶果采摘期,提高全县油茶产量和质量,确保油茶产出好产品、好品质。今年,全县油茶丰收,42万亩油茶林预计油茶果产量达9.8万吨,茶油约0.7万吨,产值1.5亿元以上。

  搭建二产的“台”。龙川县推行“产业园+龙头企业+平台+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通过搭建企业发展、农民就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和县油茶产业协会,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农产品展销活动,为全县油茶企业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培优扶强新型经营主体。

  突破三产的“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休闲旅游观光,在生态环境优良的油茶生产基地开发建设油茶人家、油茶古道、传统榨油作坊等文化产业项目,推动观赏茶花种植、茶园文化休闲山庄、生态油茶文化长廊等项目建设,建立油茶特色科技观光园,打造一批观光农业示范点。目前,龙川县油茶产业园已初步形成油茶产品生产、加工、物流、观光、休闲、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业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川县注重抓品牌创建,进一步增强产业竞争力。目前,全县有油茶加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获食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企业8家;区域公共品牌有“龙川山茶油”,企业专用品牌有“绿优原生”“上山打油”等16个。“上山打油”“绿优原生”和“南越飘香”等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其中“绿优原生”和“上山打油”荣获广东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和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获河源市金牌农产品奖1个。

  探索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四都镇新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焕强种植了10多亩油茶树,今年的挂果率高,能压榨100多斤的油,实现增收万元以上。自2016年开始,在帮扶单位的倾情帮扶下,通过发展油茶树种植增加了黄焕强的家庭收入,2019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0元,达到了脱贫出列标准,成功摘除了“贫困帽”。

  黄焕强的脱贫故事在新龙村不是个案。帮扶单位因地制宜实施“万亩油茶基地”种植计划,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全村开荒种植油茶树,全力做优做强做大油茶产业。发展油茶产业举措得到了新龙村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响应。

  据统计,2016年以来,新龙村开荒及补种油茶林800多亩,油茶产值由2015年100多万元跃升到2019年的500多万元,大大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其中,新龙村有劳动能力的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种植油茶树户均年增收5000多元。2019年,新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4.7万元,全村61户贫困户222人全部达到了脱贫标准。

  小小油茶树,群众致富路。在推进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龙川县积极探索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不断提升产业带动力。

  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关系。引导产业园企业探索产业扶贫路径,目前有300多户贫困户与园区内的实施主体签订了《扶贫资金参股合同》,入股资金达400多万元,年度分享红利达12%,确保群众一定年限的稳定增收。如龙川县星汇山林开发有限公司在黄石镇开发了有机油茶农副产品的精准扶贫项目,该项目有贫困户77户312人参股分红,在合同期内贫困户户均收入4930元以上。

  建立松散型合作关系。园区企业收购油茶树种植户的油茶鲜果,特别对边缘贫困户的鲜茶果进行保价收购,保障园区1500多户油茶树种植户的收入。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互联网”的模式进行生产和加工,目前与公司合作的农户共有764户,帮助实现精准扶贫户251户。该公司与油茶种植户签订种植收购协议,凡农户种植的油茶籽符合公司产品生产标准,则以高出市场价约30%的价格进行收购,同时为农户提供5%的种植补助。另外,园区内的4大实施主体企业也相继和当地油茶种植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这种松散型合作关系,帮助群众解决了“销售最后一公里”难题,大大提高种植户积极性,实现了油茶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良好效益。

  辐射带动农民增收。龙川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园区内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入园打工等方式,实现一份土地三份收入,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据统计,辐射带动农户5017户、贫困户491户,平均每户增收3210元/年。特别是2019年,全县油茶高产,园区内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达18290元,高出全县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的21.3%。

  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强产业,促增收。接下来,龙川县将持续扎实推进省级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建设,逐步形成 “规模化基地+精深加工企业+科技支撑+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的全产业链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推动油茶产业向中高端延伸,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唱响“龙川山茶油”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标杆,奋力开创产业振兴新局面。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