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咀镇2022年工作计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又稳又好,全力打造幸福和谐美丽黎咀。在2022年重整行装再出发,行稳致远谋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党建战斗堡垒。
一是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坚持党建带群建,更好履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职责。
二是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加强镇党委对基层政权建设的领导,依法行使镇综合执法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充分发挥“三大”平台作用,强化涉及本区域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参与权和建议权。
三是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增强村((居)组织动员能力;优化村(居)服务格局。
四是加强基层组织保障。一方面压实党委和政府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
(二)坚持以生态环境为底线,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一是持续推进“百村示范、村村整治”,进一步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美丽圩镇建设统筹发力,全面加强圩镇建设,继续推动市政升级改造和公共设施完善,加快提升镇域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把圩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二是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深化垃圾污水处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提升“五清”专项行动成效。深入实施农房管控、乡村风貌提升等工程建设,扩大石东、龙潭、皮潭三村连片示范建设辐射力度,提升辐射效应。
三是统筹推进“沿东江画廊示范带”黎咀段建设,依托东江生态优势,对沿江各村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等进行全面提升改善,以“农业+”串联沿江旅游资源,打造以“生态画廊文化”为主题的休闲美丽乡村示范带。
四是科学谋划虎口至龙潭段和黎枫公路沿线各村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重点加大国道G238线道路两旁外立面改造和美化亮化力度,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精心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
(三)巩固扶贫成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根据《黎咀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工作方案》(黎委发[2021]58号)文件要求,落实好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责任,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监测和帮扶,完善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防止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加强对有劳动力低收入人口的项目帮扶,努力帮助建立稳定增收渠道。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严格落实《龙川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的若干措施》规定,深入开展“九大攻坚行动”,全面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充分发挥驻镇干部作用,更好把乡镇联通城乡、服务农村功能发挥出来,带动广大农村全面振兴。
(四)夯实发展基础,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充分利用好天然矿泉水资源。依托丰富的矿泉水资源,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矿泉水产业“龙头”,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逐步把我镇整体规划打造为一个集休闲、娱乐、度假、养生、美食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小镇。
二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充分发挥油茶、茶叶、柑桔、养牛、温氏养鸡、腐竹等产业优势,大力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民宿经济、乡村旅游,把丰富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三是扎实推进乡村风貌提升。一方面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整治,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内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明显减少,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环保卫生文明意识提高。制定村庄保洁机制、公厕管理制度、生活垃圾清运制度等,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化、制度化;另一方面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好三村连片(石东村、龙潭村、皮潭村)示范打造,统筹推进“沿东江画廊示范带”黎咀段建设,依托东江生态优势,对沿江各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等进行全面提升改善,打造以“生态画廊文化”为主题的休闲美丽乡村示范带。
(五)着眼民生福祉,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
一是持续做好系统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根据各村居摸查上报的隐患,在整治攻坚阶段对隐患总数实行对账销号;完善工作台账,建立一隐患一台账制度,做好分类;消除隐患后实行定期回访制度,彻底将隐患排查整治到位。
二是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纵深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缴费率,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不断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实施农贸市场食品放心工程,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
三是优化基本教育服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水平,扩大公办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大力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
四是强化公共卫生保障。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五是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常态化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打非治违”行动,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信访调解、接访制度,规范信访秩序,切实解决合理诉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六)加强自身建设,塑造提升政府崭新形象。
一是持续抓好镇、村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弘扬优良传统作风,坚决纠正“四风”,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关键环节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氛围。
二是把加强廉政建设作为第一底线,深入抓好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巩固提升拓展巡视巡察整改成果,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持续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推向深入,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