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2021年-2026年)主要工作规划
未来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立大格局、树进取心、施非常策、兴落实风,奋力谱写新时代通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努力创造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奋力实现“十四五”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全方位融入宝龙新城,做强通衢经济、带富通衢人民、绘美通衢乡村,为通衢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同志们,刚刚闭幕的镇第十五次党代会,描绘了通衢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必须以必胜的信心、拼搏的勇气、战斗的姿态,矢志不渝、躬身实干,奋发有为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
坚持以宝龙新城建设推动重点项目落地生根,不断提升通衢经济实力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们将积极融入宝龙新城发展大局,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在经济发展上实现弯道超车。
一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以通衢现有实体产业为基础,扶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济主体,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龙川打造“一晚两天”“两晚三天”经典旅游路线,进一步推进以知青部落为首的乡村旅游休闲文化基地建设,挖掘潜在旅游资源,与周边乡镇景点“串珠成链”,逐步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促进经济多元发展。
二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工业园三期扩园系列建设项目,奋力推动安置小区建设,进一步加快通衢中学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龙川县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尽全力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任务,为工业园扩园提质提供用地保证,促进通衢成为工业园后花园、商业圈、生活区,以服务带活通衢经济。
二、坚持以人民至上原则抓牢抓实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要坚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高使命,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做好做实基本公共服务。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创新步伐,大力支持通衢中学升级改造。推动卫生健康服务优质均衡,完成县第三人民医院建设项目。织密镇、村公共卫生防护网,切实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引导群众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二是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稳妥有序化解征地拆迁领域遗留问题。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森林防火、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通衢,为群众撑起一片安宁和谐的天空。
三是筑稳筑牢社会保障基石。不断增加民生支出,推动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应保尽保,依法依规做好困难职工、困难家庭、低收入人群的参保帮扶,切实织牢民生保障网。要着力抓好低保、特困、残疾、优抚等群体救助政策落实,加快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均等化。
三、坚持以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工作发芽结果,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让通衢农业更发达、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足。
一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持续深入开发以“黑米”为代表的优质水稻业、优质蔬菜业、优质菊花业产业品种,擦亮打响“嵋山泉”饮用水招牌。深入推广“物联网+生态农业”“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深入推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深入开发花卉产业,以大棚花卉为抓手,引进企业,大力拓展花卉市场。
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4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广福村市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深入建设“一河两岸”工程,以建设鹤市河碧道为契机,积极构建广福、梅城、梅东、双寨、寨背、锦归、华城等两岸绿化美化工程,打造现代化乡村碧道品牌。持续完善全镇农村基础配套设施,统筹建立公共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抓好复耕复绿、农村改厕、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
三是抓紧抓实粮食安全生产。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严防死守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力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坚决制止耕地抛荒现象。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四、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护通衢蓝天、碧水、青山,不断厚植生态发展优势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让通衢空气常新、绿水长流、青山常在。
一是打好蓝天保质战。加强污染源综合治理,全力整治不合格企业气体排放,让“蓝”时刻成为天空的标签。坚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科学有序推进,确保如期实现上级降碳减排目标。
二是打好碧水保优战。全面实行“河长制”,加大河流保护力度,开展“清四乱”“五清”行动,扎实推进鹤市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目标。
三是打好青山保卫战。切实管护好森林资源,严格落实新修订的《广东省森林防火条例》,加强护林防火队伍建设,严防森林火灾发生,严厉打击非法砍伐、破坏林地的行为,进一步加强林地管理,加大力度推进桉树林改造工作,着力打造树种丰富、结构优化、品质优良、林相美丽、质效显著的多功能森林。
五、坚持以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质量的平安通衢,不断强化社会治理效能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质量的平安通衢,保证通衢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是规范法治体系。全面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正确依法使用好县直部门下放的执法权。进一步完善镇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体系,规范法律援助制度、“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加大普法力度,高质量完成“八五”普法任务。
二是完善社会治理。健全全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动机制,推广形成通衢的“枫桥经验”。实事求是解决疑难问题,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动信访积案化解。
三是维护安全稳定。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坚决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织密织牢社会安全网。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建设,加快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六、坚持以建设“四型”政府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新高度
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提升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建设忠诚型政府。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建设忠诚型政府。
二要担当实干善作为,建设高效型政府。推进政府管理服务规范化,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坚持人民至上,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用群众看得见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全力解决“最后一公里”存在的顽疾和难题,建设高效型政府。
三要依法行政守规范,建设法治型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力推动依法治镇建设。推行重大行政决策民主公开,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法治型政府。
四要持之以恒正作风,建设廉洁型政府。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各项制度和各项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政府工作执行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纠正不正之风,时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