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龙川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部署和工作安排,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依法执政本领,持续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依法规范行政决策等各项法治建设工作高质量开展。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法治意识,推进法治建设
1.以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与党纪学习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局党组会议、“三会一课”、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形式,引领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党章党纪、法律法规、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关于全面依法治省的工作安排等内容,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夯实法治建设工作思想基础。
2.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关键少数”带动作用。
局党组书记、局长作为单位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实际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依法办事。局主要负责人按要求将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自觉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数字政府、政务服务等领域改革,保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3.聘请法律顾问,运用法律规范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人员作用,为我局重大事项、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等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复杂疑难矛盾纠纷,进一步提升我局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
(二)简政便民,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1.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配合市政务和数据局完成了政务服务事项统筹工作,推动市、县、镇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同源、标准一致,为我县“跨域通办”奠定基础。
2.深化“一件事”主题服务改革。针对办事多头跑、时间长、环节多等问题,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一件事主题服务”专窗,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现个人和企业多领域政务服务“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极简办理。目前我县已实现46个主题“一件事一次办”。
3.打造县镇一体政务服务体系。按照《龙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川县推进镇层级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推进所有办事部门进驻镇便民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一次办”。
(三)健全权责清单,实行动态管理
1.推行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深化权责清单制度建设,推动全县39个政府部门的权责清单录入“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细化权责清单调整流程,确保在调整清单过程中涉及委托、下发时,避免省、市、县衔接出现空档期。目前,我县39个政府部门可通过登录“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申请对权责清单事项调整、修订、发布等,实现与省通用目录数据同源、一体化动态管理,并实现主项名称、基本编码等10项核心要素全省统一。
2.推进全县各部门权责清单公开。全县各部门权力事项均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龙川分厅政务公开栏目实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并与县政府门户网站关联公开,确保权责清单时效性和准确性,有效保障了龙川县政务服务部门依法依规行使权力。目前,县级权责事项共3524项(动态),其中:行政许可199项、行政处罚2566项、行政强制157项、行政征收102项、行政给付42项、行政奖励25项、行政确认53项、行政裁决5项、行政检查208项、其他行政权力167项。
(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1.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线上,我县县、镇、村三级已全部在广东政务服务网开通服务站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即广东政务服务网),河源市市、县、镇、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功能已全面实现;线下,聚焦群众办理事项领域、办理流程关联度及办理时长等因素,积极推进“综合窗口”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综合服务大厅窗口布局,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实现前台后台、线上线下有效结合,最大程度完善窗口服务功能,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找“一个窗”。目前县政务服务中心已进驻单位38个,进驻事项1233项。
2.持续优化“一网共享”平台。基于省市一体化的建设架构,我局积极配合市政务和数据局完成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河源分节点建设,大幅提升数据汇聚、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的能力,支撑我县政务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高效、便捷、安全共享和应用。目前我县共22个政务部门通过省“一网共享”平台共发布了340个数据类,汇聚621条数据,为15个业务系统提供了数据调用服务,已在“开放广东”平台上开放386个目录。
二、存在问题
(一)法治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少数干部职工对依法行政工作掌握不够透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法治活动宣传方式缺乏创新,宣传范围狭窄,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开展普法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提高。
(二)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存在难度。在推动电子证照工作过程中,存在纸质证照与电子证照并存,且存量纸质证照数量仍较多,时间跨度大,同时证照还存在不同证照模板,以往产生的证照数据均未实现电子化,难以批量推进电子证照工作,对推进政务服务法治化、便民化工作带来困难。
(三)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存在难度。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资金短缺,部分乡镇对规范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标志标识工作不够重视。目前,黄石镇、上坪镇已全面完成镇、村规范标志标识工作,紫市镇、鹤市镇仅完成镇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标志标识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完善法治政府建设长效机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理论学习和培训,完善队伍建设,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法治理论水平,增强法治观念,建立长效机制。
(二)突出“法治”主题普法活动。充分利用法治培训、法治报告等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鼓励和引导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和政务服务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强化依法行政意识,提升干部队伍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
(三)加快推动电子证照推广应用。按照“常用证照均开通发证服务、高频事项均使用电子证照”目标,进一步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清单,协调各部门共同推动电子证照应用工作,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改革。
(四)持续完善基层便民服务体系。一是继续督促各镇落实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标志标识规范工作;二是加快铁场镇便民服务中心试点标准化建设,待试点建设工作完成后,在县财政资金保障下在其他乡镇全面铺开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并组织开展镇层级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工作。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