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长者助手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文字解读】龙川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3-2035年)

龙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longchuan.gov.cn2024-09-30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字体:

  《龙川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2024年8月14日龙川县十七届第90次县政府常务会议和2024年9月14日中共龙川县委十四届第156次常委会会议研究通过,于2024年9月30日由龙川县人民政府印发实施。现将《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及依据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部署,进一步提升龙川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我县编制了《龙川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3-2035年)》文件,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宏观部署,是指导龙川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和完成规划战略任务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龙川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文化特色,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健全生态文明体制,营造“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美好环境,努力把龙川建设成为空间适度有序、经济绿色高效、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生态和谐、文化繁荣发达、制度系统完善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二)阶段目标

  规划近期:到2025年,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基本形成生态制度健全完善、生态安全牢固可靠、生态空间合理有序、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生活健康舒适、生态文化开放和谐的生态文明良好局面,力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各项指标全面达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改善,绿色国土空间格局不断优化,经济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品质生态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生态文化品牌持续繁荣发展,生态文明制度活力充分激发。

  规划远期:展望至2035年,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各项指标全面优于国家要求。建成大湾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保障绿色先导之城,彰显客家千年古县魅力。

  三、《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设置十个章节,主要分为基础与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5个部分。

  (一)基础与形势。龙川县自然资源禀赋优良、生态环境基础优越、生态文化底蕴深厚,在生态资源品质方面具备先天优势,但经济绿色发展动能仍需培育壮大、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品质压力较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支撑不足等成为制约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短板,亟需抢抓“双区”建设、“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大机遇,推动龙川县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总体要求。立足龙川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毫不动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守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安全基底,加快把龙川建设成为空间适度有序、经济绿色高效、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生态和谐、文化繁荣发达、制度系统完善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以2023年为基准年,规划时限近期至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对标对表国家创建指标体系,共设置25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9项,参考性指标6项。

  (三)主要任务。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要求,从生态制度、安全、空间、经济、生活、文化等六个方面系统提出任务举措,全方位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一是激发生态优势制度活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供给。立足龙川县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薄弱环节,充分运用激励与约束政策工具,以更大魄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出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服务治理能力和加强创新生态文明市场机制3项举措。二是提升绿色生态环境本底,巩固龙川绿色崛起优势。立足龙川优越的生态环境基础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保持治污攻坚战略定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提出强化“三水”统筹打造美丽河湖、突出精细防控保障大气质量、实施防治并重培植一方净土、加强处理处置建设无废城市、加强生态保护开展生态修复、强化底线思维防范环境风险6项举措。三是优化国土开发保护格局,构建绿色有序发展格局。立足龙川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以山为基、以水为脉守护美丽空间,高质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实施,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重要生态空间保护维护3项举措。四是发展龙川绿色生态产业,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标杆。紧盯龙川经济绿色发展薄弱环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抢抓“双区”建设、“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大机遇,推动龙川在新一轮社会发展变革中重塑优势、争创一流,提出积极推进“融湾”“融深”步伐、培育壮大绿色生态产业、促进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4项举措。五是提高龙川城乡发展品质,打造现代宜居生活空间。厚植基于龙川县城市形态、生态格局、历史文化脉络、建设发展前景,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县城、圩镇和农村建设,打造“山、水、绿、城”相融的生态之城、文化之城,提出提升美丽龙川宜居品质、打造各美其美精致圩镇和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3项举措。六是挖掘龙川特色生态文化,尽展千年古县人文底蕴。立足龙川千年古县特色资源与文化优势,厚植坐拥佗城、霍山、东江、1号公路的优质资源禀赋,持续擦亮“六色”文旅品牌,推动全县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向高质量发展优势“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广东省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提出打造“秀美龙川”生态文化品牌、开展生态文明全民宣教和营造生态文明共建共享良好风尚3项举措。

  (四)重点工程。对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基本条件和指标,谋划实施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6大重点工程共计23个项目。

  (五)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资金投入、强化监督考核、推进科技创新和增进社会参与等5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有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


原文件链接地址:http://www.longchuan.gov.cn/zwgk/zwwgkzl/glgk/content/post_624774.html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