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学党史,办实事,龙川县组织实施“十万党员干部返乡”,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参加灾区人居环境整治和建设,携手共建美丽乡村灾区战场党旗红 干群同心家园美

龙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longchuan.gov.cn2021-06-09来源: 河源日报 阅读人次:-
【字体:

0608012_001_01_s.jpg

学党史,办实事,龙川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县深入实施“十万党员干部返乡”,党员干部利用双休日时间回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共建美丽家园。图为贝岭镇党员干部带领上盘村党员干部开展清拆危旧泥砖房。

0608012_001_02_s.jpg

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南越绿宝红掌栽培示范基地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是老百姓的“顶梁柱”;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是一支标杆,是群众的“主心骨”; 一名普通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是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排头兵”。

  灾区就是考场。党旗飘飘,誓言铮铮,承载着共产党人的赤胆忠诚和为民情怀。抗洪救灾中,龙川上下同向、干群同心,共同浇铸着龙川坚不可摧的精神大堤。讲忠诚讲奉献的为民情怀,疾如风行如电的高效作风,坚似石韧如钢的顽强意志,人同心志同城的磅礴力量,凝聚成了洪灾留给龙川县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抗洪精神。

  两年来,抗洪精神转化为强大的灾后重建动力,龙川打赢了一场接一场硬仗,渡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用时间拼、用汗水拼、用激情拼,龙川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感恩的心态、奔跑的状态、赶考的姿态,一砖一瓦绵绵用力,一针一线久久为功,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学党史,办实事。今年,龙川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县深入实施“十万党员干部返乡”,组织各级各单位党员干部利用双休日时间回乡,在田间地头学党史办实事,有力推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奋力书写建设美丽龙川的崭新篇章。

  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6月5日,龙川县委书记黄海生带领县委办、县委宣传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卫生健康局、县科协、县红十字会等单位的党员干部,深入到贝岭镇参加“十万党员干部返乡”行动,以实际行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在贝岭镇米贝村,党员干部们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优良作风,拿起铁锨、扫帚等工具,帮助村民清理房前屋后的枯木、垃圾,清洁乡村道路,营造干净、整洁村庄风貌,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党员干部返乡,助力乡村换新颜。100多名穿着“红马甲”志愿服装的党员干部的到来,给曾经的重灾村米贝带来了重建力量。群众看到党员干部为他们清扫道路和房前屋后的垃圾和山泥,深受感动,也纷纷拿起了扫帚参与到清扫队伍中。有些群众煮好茶捧给党员干部喝,感谢他们在双休日帮助其清扫村庄,表示将摒弃乱丢垃圾的陋习,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与党员干部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设施完善,干净卫生,感谢乡村振兴好政策和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 米贝村村民袁学文见证了家乡两年来点点滴滴的变化,也见证了党员干部与村民风雨同舟、携手共建家园的动人场景。“经常有穿着红色背心的党员干部队伍到村里,帮助村民清理房前屋后的山泥,清扫道路上的泥土,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让人感动。”

  两年来,初心如磐、众志成城、不惧艰险、砥砺奋进的抗洪精神在龙川得到深入践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开展“深入群众守初心、救灾复产担使命”活动,全县977个基层党组织、3万余名党员干部投身灾后复产重建工作。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不怕脏不怕累、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灾区群众,他们主动和党员干部一道投身到灾后复产重建工作。可以说,灾后重建工作像一块“试金石”,让党员干部转变了作风,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

  党员干部做表率,志愿者、村民也跟着撸起袖子参加灾后重建工作。两年来,443支队伍2.6万名志愿者积极参加新时代文明志愿者活动,深入到镇村开展灾后复产重建工作。群众纷纷拿起铲子、锄头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复产工作。社会各界也对受灾地区伸出援手,出钱出物支援灾后重建。党建引领下,龙川调动了各方力量,画出灾后重建的最大同心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灾后重建工作的浓厚氛围,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灾后重建热潮。

  干群携手共建美丽新家园

  6月3日,上盘村铁坑自然村马义庭的老房子拆除了。这是该自然村拆除的第五栋危旧泥砖房。

  “他家的房子处在滑坡带上,再加上久未住人失修,属于危旧泥砖房。”上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贤焕说道,经历过两年前的特大自然灾害后,群众对危旧泥砖房的危害有了较深的理解,对乡村振兴下的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多期盼,对“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给予了更多理解和支持。

  据悉,贝岭镇以党建为引领,发扬“初心如磐、众志成城、不惧艰险、砥砺奋进”抗洪精神,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村组织开展清洁村庄行动,发动村民群众投工投劳2000余人次,对村内的主干道路、巷道、水塘、沟渠、河道等卫生死角进行多次清理,着力有效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问题。全域推进破旧泥砖房清拆工作,累计拆除破旧泥砖房1300余间共计2万多平方米。全力打造农村“四小园”建设工作,建设 “四小园”183个。

  经过两年的灾后重建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贝岭镇曾遭受巨创的上盘村、米贝村、雁化等村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曾经的重灾村蜕变成美丽新村。

  贝岭镇的涅槃重生,是龙川县灾后重建的鲜活实践。龙川县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奋战在灾区大地上,以实际行动彰显责任与担当,用心用情用力建设新农村,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在上坪镇小灰村,干净的西河水静静地流淌着。这里曾经是堆满垃圾、污水横流的“臭水河”,由于太过脏乱无人愿意下去清理。龙川县人武部派驻上坪镇小灰村第一书记杨碧慧身先士卒,拉起衣袖裤脚第一个下到河中带头清理垃圾。在她的带动和感染下,党员干部和群众下到河中参与垃圾清理,西河也因此变得清澈碧绿。

  建设家乡人人有责。正是在如杨碧慧般的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龙川各镇村组织群众建设美好家园,人民群众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增高。群众积极响应号召,清理房前屋后的杂草闲置地,种上果树、青菜及各种绿植,全力打造美丽庭院,以点滴之力汇聚起建设美丽乡村的磅礴力量。

  今年1月21日建成投入使用的上坪镇金龙村红色廊桥——雅里桥就是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见证。新建的雅里桥古色古香,总造价300余万元,外出乡贤和村民筹款170多万元,建设了凉亭、廊桥和包括一条约270米长的亲水步道和周边绿化工程。该桥建成后,既方便村民出行,又成为村民休息娱乐的好去处。

  在上坪镇,除了金龙村的雅里桥,还有青化村的水口桥广场、下坪新桥广场等均由当地外出乡贤及村民共同出资建造。据上坪镇统计,截至2020年,社会力量投入到该镇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资金达1500多万元,乡贤成为乡村建设的生力军,激发出全民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2年攻坚,龙川受灾地区特别是北部重灾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山河破碎到山清水秀,因灾损毁的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得到全面清理修复和升级提质,用电、用水、通信得到全面解决;从产业灾毁失收到百业竞兴,群众就业增收;“全倒户”“严损户”完成重建和修缮,受灾群众从最初的“忧居”变成“优居”,搬离透风漏雨破旧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干群携手建设新家园,凤凰涅槃的龙川,村民住上了电梯房,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过上了好日子,步入了小康幸福生活。

  产业建设绽放增收致富幸福花

  米贝新村的安置户袁学浓家中,摆放了两盆红掌,在绿叶的映衬下,火红的花瓣特别艳丽。“这是‘米贝红’,寓意着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袁学浓笑哈哈地说道。

  袁学浓口中的“米贝红”产自米贝新村旁的红掌项目基地。在米贝村,这些红掌被称为“米贝红”,意指为米贝村带来增产增收,为当地村民带来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门前盛开的“米贝红”,是龙川县灾后重建家园、推进产业振兴的一大成果。为确保群众受灾不返贫、搬迁不减收,在统筹规划米贝村灾后房屋重建安置小区(米贝新村)建设的同时,米贝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及精准扶贫工作,依托帮扶单位的渠道优势,引进南越绿宝红掌栽培示范基地等项目,建立长效脱贫机制。

  米贝村村民吴水珍在南越绿宝红掌栽培示范基地投产前,在帮扶单位和村委会的帮助下前往江门参加培训,成为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花卉种植、管理等工作。她说:“在基地工作,每月能领到3000元,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能够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目前,南越绿宝红掌栽培示范基地年产值240万元以上,分红22.7万元后,经营利润可达5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直接推动米贝村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部分村民既可通过入股获得分红收益,又可通过务工实现就业增收,进一步解决了村民持续增收问题,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产业建设,让增收致富幸福之花绽放。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龙川县针对部分扶贫产业受灾严重,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引领、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积极谋划和推动产业建设,全力打造油茶、茶叶、水果、大米、蔬菜等特色产业,培育和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村共42个,提供较为稳定就业岗位360余个,年人力资源支出达到1000多万元;扶持1200多名困难群众开展种植、养殖和小作坊加工,进一步推动困难群众就业、创业和增收。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产业建设让包括吴水珍在内的精准扶贫时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灾致贫返贫的群众,有了增收致富的支撑。有劳动能力且有意愿的群众,被优先安排到产业项目中务工,做到“应扶尽扶”,全面落实“八有”政策保障。截至2020年6月,龙川全县因灾致贫、返贫共101户311人,2020年底全部实现脱贫;因灾导致无安全住房21户49人,均纳入危房改造,并于2019年全部完成危房改造。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龙川这片热土上,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弘扬抗洪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群众坚定信念、振奋精神、艰苦奋斗、重建家园,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广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奋力书写建设生态龙川、现代龙川的崭新篇章。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