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镇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田心镇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县工作安排,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奋起直追、竞标争先,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呈现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奋力抓基础、稳增长,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一是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统筹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2240.98亩;塔丰村“航天水稻”种植基地“华航香银针”丝苗米品种单季亩产723.5公斤,创河源市水稻亩产新纪录,并向农业农村部申报认定“超级稻”。二是抓好农业生产。传统种植业花生、甘蔗、木薯等农作物产量稳中有进;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肉猪出栏4.38万头,家禽63.73万羽;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养殖面积为1552.3亩,淡水鱼总重量达64.82吨。三是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模式。各村落实“一村一策”、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及开展合作化经营,采取航天水稻、红松茸菌、“八宝”鱼生等特色产业带动,举办“村BA”、桃花节、畲乡风情夜等活动引流,拓宽劳务服务创收,强村公司扶持等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截至目前,16个行政村均完成村集体收入底线目标,完成目标增长率,16个行政村村均收入达30万元以上,收入共596.4565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共482.65万元。四是加强农房风貌管控。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削坡建房整治,开展自建房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存在安全隐患风险的房屋均已完成整治销号;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审批农村宅基地用地及发放建房规划许可证35户。五是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地毯式摸清我镇二产、三产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基本情况,全面完成297户个体户普查登记和核查工作。
(二)全力抓重点、促提升,“头号工程”落地见效
1.激发镇域经济新活力。一是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精准谋划、高效推进、优质服务夯实项目落地建设,今年入库纳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84.93万元。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组建镇级招商引资队伍,加密与珠三角外出企业家乡贤走访联络,积极引进广东诚际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并就田东食品加工厂项目与田东村签订投资协议,一期投资预计1000万元。
2.擘画美丽圩镇新蓝图。一是抓好一个规划引领。依托独特的霍山风光、龙川县唯一的畲族村、千年的古迹遗址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挥17个村(居)特点优势,科学统筹乡镇空间布局和圩镇建设规划,以美丽圩镇为中心、龙川一号公路为纽带,全域建设“乡村旅游度假胜地”。二是推进四项攻坚任务。深入推进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公共厕所“三大革命”和“六乱”整治等四项攻坚任务,擦亮人居环境底色;开展打造干净整洁有序镇街专项行动46次,实行分片包干、定岗定责,动员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整治,并通过设置圩日摆卖区、规划停车位、规整“三线”和广告招牌有效解决“六乱”问题,在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全市打造干净整洁有序镇街专项行动实地核查评分排名分别为第42名、第38名。三是打造高标准“七个一”。将美丽圩镇建设作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点任务,明确建设责任主体、任务要求、工作步骤,以人居环境整治、风貌提升、绿化景观和道路提档升级等方面为突破口,高标准建设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不断提升镇街人居环境品质。四是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服务提质。从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商贸等多个领域构建起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完成九项基本任务,着力补齐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3.深化农文旅融合。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用好“一村一品”、“一镇一园”等政策,大力扶持红松茸菌、螺旋藻鸡蛋、鹰嘴桃以及航天水稻、航天花生等系列“航天品牌”特色产业发展,打响“霍山缘”“畲乡情”“源乡汇”等田心本地系列农产品牌,持续擦亮“八宝鱼生”金字招牌,打造具有特色的霍山鱼生美食街和网红打卡地。二是擦亮田心文化节品牌。依托霍山引流,由镇强村公司统筹,“村BA”赛事、田北桃花节、“八宝鱼生”节、一号公路骑行、环霍山徒步、甘陂畲乡风情夜等文旅活动接续精彩呈现。其中在10月2日举办的畲乡风情夜活动吸引了1.5万多名游客前来现场游玩打卡,直播平台流量达34万余人次,活动招商、游玩项目、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助推强村公司创收约36万元,27个民俗美食销售摊位带动商户群众增收,被央视及省市县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文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三是打造精品文旅线路。用好用活霍山风光、畲族风情、鱼生文化、千年古迹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田心“两天一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霍山景区、10月2日畲乡风情夜活动纳入了“乐游河源”3条国庆精品线路,文旅产业效益不断提升。
4.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强化典型示范带动。按照典型村“七比两看一提升”标准全力做好田心、甘陂、田北、东江四个典型村打造,利用好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全面做好典型村培育;扎实推进上寨、田北、长坑、东坑、东友、塔丰、上扬等7个村创建“美丽宜居村”村和田心村创建“特色精品村”,确保完成创建工作任务。二是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爱国卫生运动、“美丽庭院”评比等,由村干部、党员带头,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清洁房前屋后卫生;建立“三亮”评比机制开展人居环境常态化督查;研究制定督查工作方案,成立常态化督查组进行现场检查,开展每月评比评分排名,组织开展现场会1次,日常督查及反馈整改问题200余处;以“问题为导向”推动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抓好市“百千万工程”指导组4月、6月、9月实地检查反馈存在问题整改,加强门前“三包”宣传,强化保洁员日常巡查保洁。三是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坚持党建引领、法治先行,积极优化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机制,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绿美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四小园”建设、美丽庭院建设等,使村民自治行为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
(三)着力抓生态、优环境,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一是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结合文旅特色镇打造需求,因地制宜规划种植桂花、桃树、黄花风铃木等3.9万株,完成率达142.5%,发动企业单位、乡贤群众参与共5000余人次,累计投入资金111.73万元,打造支部主题林21个,示范村1个。完成增绿补绿1400株,其中大胸径绿化树300株,同时加强对已种植树木的管理养护,确保绿化成效。二是推深做实林长制。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保持我镇森林覆盖率达到76%以上,完成3宗林地卫片图班及其他11宗侵占用林地的核查及整改工作;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完成42宗森林火灾隐患点排查整改,查处违规野外用火56宗,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积极造林增绿,完成新造林1429余亩、抚育幼龄树苗162余亩、油茶新造700亩。三是全面落实河湖长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活动、“清漂”专项行动,保持河流整洁、河岸干净无垃圾、水面清洁干净,清理河湖水面漂浮物及河岸垃圾30吨;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和综合治理,防止源头污染;加强江河水库防洪体系建设、水旱灾害防御及河道管理,强化河湖巡查管护,保障水安全。四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管护,规划建设3处农村污水处理池、10处资源化利用设施,项目正有序推进工程建设,预计12月底前全面完工验收。五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排查及整治,处理投诉畜禽养殖案件17宗,下发整改通知书8份。
(四)倾力抓民生、暖民心,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一是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截至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脱贫户488户1385人。持续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持续发挥帮扶资产效益。二是社会保障不断健全。全镇城乡低保户303户752人,做到应保尽保,特困人员护理率达100%;落实临时救助9单,解决群众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动态核查五保供养对象,全镇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187人;做好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新增办理残疾证人员69人。三是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成功举办2024年高考优秀学生奖学颁奖仪式,发放奖学助学金1.9万元,营造尊师重教好学的浓厚氛围;深入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开展防溺水、未成年人保护、防诈骗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四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全镇35-64周岁常住适龄妇女提供“两癌”免费筛查服务,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推进免费婚前孕前保健工作,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针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发放补助,全镇享受独生子女补贴84人。五是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常态化联系慰问退役军人47名,发放慰问金2.4万元,持续做好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及年度核查,有序推进双拥工作。
(五)竭力抓安全、保稳定,社会大局平稳有序
一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排查整治隐患338处;狠抓龙舟水防御措施,临灾转移75户128人次,做到“零伤亡、少损失”,科学有效完成防汛度汛。二是社会治理井然有序。全面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联合调处、多元化解的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3起;深入推进“平安田心”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禁毒、电信网络反诈等工作,深入各村及学校开展专题宣讲32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扎实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六)大力强法治、提作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
一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2场,覆盖2500人次,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实现村(居)委会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现有镇、村(社区)人民调委会18个,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15人。今年接待群众来访60余人次,调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事故赔偿、土地争议等各类矛盾纠纷共16宗。二是作风建设不断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全面加强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以干部作风“大转变”、机关效能“大提升”;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畅通民意诉求反馈渠道,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
二、存在问题
一是镇域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二是人民群众在道路交通、教育医疗、就业增收等方面的期待和需求还没有充分得到满足;三是政府自身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干部敢担当、抓落实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强化。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田心镇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工作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目标任务,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以典型镇村建设为导向,盯着问题抓关键、奔着短板要潜力,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下功夫,奋力走好田心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聚焦自身建设,激扬干事创业新活力
一是坚持忠诚履职。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大政方针,坚定不移落实上级和镇党委的工作部署。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提升政府工作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三是坚持实干担当。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不断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活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四是坚持为民宗旨。紧扣人民群众新需求、新期盼,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五是坚持清正廉洁。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快建设清廉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二)聚焦全面振兴,实施“百千万工程”
一是扎实推进典型镇、村建设。围绕“霍龙故里、畲族风情、鱼生之乡、文旅融心”16字发展定位,突出资源品牌、丰富线路产品、推动业态融合,全力打造农文旅特色名镇;用好“一村一策”推进典型村产业、风貌、文化、服务、生态、智慧、治理建设七大任务,推动我镇4个市级典型村在全市争先出彩。二是大力推进美丽圩镇建设。以打造干净整洁有序镇街为基础,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对照“七个一”建设要求,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圩镇风貌品质。三是打造强村富民新路径。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特色农业、提供农业服务等方式助推强村公司发展壮大,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加强富民工坊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要素保障,带动农户增收、企业增产。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培育新的村集体经济增长点,推动村集体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五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推进“三大革命”,开展“三线”整治攻坚,推动7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落实“三个一”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加快推进省级卫生镇创建工作。六是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强化宅基地政策宣传及日常监管,遏制新增宅基地违法违规行为。七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等治理方式,开展“美丽”系列评选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聚焦美化提升,高水平推进生态建设
一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做好镇村绿化,扎实推进苗木保障、年度备耕、植树绿化、抚育管护、检查验收,突出“四旁”“五边”绿化提升,完成苗木种植任务,加强绿美示范点建设;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开展动植物资源本地调查,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盗伐林木等破坏林业资源行为,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加大碳普惠交易推广力度,完成油茶新造任务。二是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管护;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三是提升水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格落实好“一河一策”管护机制,持续开展“清漂”、“清四乱”工作,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积极开展“千塘万渠”清淤行动,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
(四)聚焦民生服务,促进社会事业新发展
一是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坚决守牢民生保障底线,推动各类兜底政策应享尽享,各项社会保险应保尽保;扎实做好双拥优抚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妇女、儿童、青少年关爱服务,抓好社会福利、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工作。二是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提升教育教学环境,着力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用好就业创业“十二条措施”,支持帮扶返乡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创业。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村文体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持续开展田心文化节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四是全力办好民生十件实事。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优化调整民生实事办理方式,集中力量办好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契合田心发展实际的十件惠民生暖民心实事。
(五)聚焦基层治理,优化和谐发展新环境
一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巩固“7+2”百日攻坚行动成果,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落实森林防灭火“十条措施”、周三消防夜查、周五交通整治等常态化长效机制。二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压实商家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三是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全面深化“平安田心”建设和“1+6+N”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领导“大接访”活动,稳妥化解信访积案,强化矛盾纠纷排查,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禁毒反诈宣传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四是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始终绷紧意识形态斗争这根弦,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全力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