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长者助手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精神文明建设 > 学习进行时

坚定文化自信需把握的三个维度

龙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longchuan.gov.cn2024-07-26来源: 党建网微平台 阅读人次:-
【字体:

  坚定文化自信需把握的三个维度

  白皓月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体系的认同、对文化价值的肯定和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征,切实增强坚定文化自信的情感基础和思想自觉。


  一、把坚守人民立场与面向时代相结合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其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党和国家始终围绕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推进各项工作,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让人民当家作主。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极大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信心,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以文艺工作为例,在文艺创作时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以优秀的作品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回应社会期待,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坚定文化自信、怎样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与新时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相适应的理论创新,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理论。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文化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下,坚定文化自信既要勇立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前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新时代实践,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又要“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


  二、把继承文化根脉与激发活力相结合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基础,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文化理念、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

  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需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潜力、活力与生命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更加契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不断完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把弘扬民族特色与面向世界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不能简单地按照西方标准来衡量我国文化的发展,要立足本民族的实践与发展,弘扬中华文化。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培育并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育并形成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等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延续文化血脉,保持并弘扬中国特色,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文化差异性构成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世界万物万事总是丰富多彩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特点,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文明之间的差异应成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要在继承本国本民族文明成果的同时,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让不同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排行